Pages

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攀樹照片集

√ 整理紀錄片素材
√ 發現自己的攀樹英姿(?

聽教練說這是走樹的系統,
要運用身體平衡,用雙腳踩著樹榦把自己一步步撐上去

沒有想像中容易啊......有點難掌握在樹上的平衡,
很容易就會往左往右盪來盪去,光是要維持在原點不動就有點困難惹,
也不太會用腳施力,感覺大部分都是靠手去拉XD

卡好久都在同個高度上不去XD
核心好酸,用無尾熊姿抱住休息一下XD

要先練習著能夠很自在、肢體很放鬆地「掛」在樹上,
身體的姿勢和心理狀態是會互相影響的,
可以靠著改變身體姿態,來改變自己心理和情緒上的緊張、不安,
算是這次攀樹體驗學到挺寶貴的一點(∩´∀`)∩



√ 走繩英姿

超難的!!!最多只能走到四步吧



---

唉唉~有點無頭緒,期末了,對報告好厭倦,讀文本好厭倦,上課好厭倦,
只想發呆、鬼混。
這時候該慶幸自己有修一些實作課嗎?(雖然實作課是主要的熬夜來源......
但對於影像的初次嘗試,真的好不容易啊......不管是劇情還是紀錄片......
希望能順利拍出/剪出符合期待的東西QQ

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攀攀攀岩

昨天去了原岩,爬得有點沮喪挫敗。可能在清大抱石都是反覆爬那兩三條路線吧~面對眼前花花綠綠的新路線,頓時有點不知所錯,有點亂爬一通。而且還是很廢......對我這種身體素質沒特別好的普通人來說,攀岩真的是要非常有耐心毅力恆心,才可能稍微嘗到成就感的運動啊.......QQ (顯示為挫敗感深)而且前陣子因為公演啊拍片作業啊,又荒廢了大概兩個多月,最近這個禮拜才回去岩場爬,希望不要再斷掉了......(雖然馬上又是期末地獄......)練動作,練肌力,練耐力。

每次察覺到自己果然,還是沒被視作能一起做一件事、努力一件事、鑽研一件事的夥伴看待,還是很失望呢......算了,我現在已經比較不會那麼想不開了,自己決定想努力什麼就去努力,不要束縛別人也不要束縛自己,嗯。活的帥一點啊。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去南藝!

好久沒有跑步了,大概有四個多月沒跑了吧!久違地再去操場跑步,沒有設定要跑幾圈或跑多快,就舒舒服服的跑,一邊跑一邊想著,下學期到底要不要去南藝啊?要說自己放不下的,牽掛著想著乾脆不要去的,說來有點不太好意思,其實就是爬山啊,攀岩啊,共學團啊...與自然相關的種種啊。

想好好地持續穩定把攀岩練起來;牽掛著山社下學期開始人變得好少好少,有些東西怕沒能承接下去;去過一次的自然谷,好想從頭開始參與下一期的共學團......好怕離開一學期,就會失去什麼呢,與此同時,更躊躇著要到新環境去,到遠遠的陌生的學校去住半年,在陌生的教室跟陌生的同學上課,學陌生的東西。陌生的東西讓人好害怕啊!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得到什麼,體驗感受到什麼,會不會讓我失望,又讓我失去在清大的東西呢......?

上週末初嚮,更深深覺得新生少少,好像也不太積極;暑假原本想開縱走隊但找不到班底開不起來;一路上和文家聊了攀岩......牽掛的越來越多,想著離開新竹就一學期不能跟山社爬山呢,再回來後能繼續走自己想走的隊伍嗎?社長選出來了但找不太到幹部呢,器材啊評鑑啊制度啊沒問題嗎......?攀岩又要中斷了呢,連over都還沒翻過去,top-rope確保都還沒到很熟練呢,也好想再去龍洞啊,想學先鋒確保和學leading呢,還希望被認可啊......

想著種種留在新竹會想做的事,另一方面對於要前往新環境感到一些不確定、害怕不安。不如就去簽放棄的同意書吧,不如不去了,下學期留在清大修少少的課,定期練攀岩練跑步,過規律訓練的生活,放多點心思在心愛的山社上,每個月固定去參加共學團,說不定還能學攀樹,這不挺好的嗎?

會這樣想,大概也是因為,最近過得太疲倦了。演戲啊拍電影啊拍紀錄片啊,弄得自己焦頭爛額,體力透支,心力交瘁。超出自己心力負荷的結果就是沒能做好一件事,到最後只想著「唉唉怎樣都好快點結束吧」,甚至對創作開始意興闌珊。

不想再分心在那麼多事情上,想過充實而不過度忙碌,足以駕馭的生活,想有餘裕多去做喜歡的事,想訓練自己規律與穩定,就像那些令人敬佩的攀岩的學長們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專注在一件事、專注在攀岩上,投注好多時間,也是在這個反覆投注的過程中鍛鍊自己的靈魂。

心情上好想放棄去南藝了,理智上卻問著自己:真的嗎?真的要放棄嗎?回想申請去南藝大交換這個選擇,是在入學前就已經有的想法,可以說是我未完的藝大夢吧!最初是想去北藝,但後來實在對去台北提不起興致,改而想去台南的南藝這間一樣很特別的學校看看。大一認識了從南藝來交換的李薇後,更讓我覺得對南藝憧憬。大二、大三都因為其他考量而沒有或是錯過了申請,直到這次,還是有點匆匆地交出申請書,其實是有點「這次不交會遺憾吧」的心態。

其實知道只去一個學期,大概不太能真的學到什麼深入的東西(畢竟創作這件事也是經年累月的啊!),前往南藝比較大的意義,大概是找一個機會吧!從小到大一直都留在新竹的我,如果能藉著這個機會到不同的城市去生活看看(雖然南藝是在超偏遠的地方啦XD)接觸不同的地方團體、藝文團體,甚至有機會跟著他們學習,或許能刺激自己未來的方向,甚至開創一些未來的道路。

要大四了呢,要畢業,面對自己要前往哪個領域,去哪個方向,找什麼工作了。以後會想繼續留在新竹嗎?想去別的地方的話,會想去哪裡呢?想做什麼樣的事呢?對於藝術啊,創作啊,還是抱著憧憬的,不去看看嗎?真的不去看看嗎?材質創作、應用音樂、音像紀錄......不都是讓自己怦然心動的東西嗎?雖然最近因為實在太勞累又沒有獲得成就感而灰心,但,真的不想要有這個機會,去全然不同的環境浸淫看看嗎?

不過才半年啊,不去闖闖看嗎?陌生環境什麼的,也沒那麼好怕的嘛!哪有那麼容易被打敗,怎麼越活越膽小了。想要找回自己那勇於冒險的樣子,下午一邊上著不知所以的研究方法課,一邊用手機翻看著薇的部落格,尋找著她當初來清大交換的心路歷程。那個認真追尋認真感受的樣貌,像一股充滿力量的暖流流進心裡,慢慢也讓自己能夠重新相信,自己還有著勇敢嘗試的力量。

一邊跑著步,遙望著時遠時近的直立岩牆,慢慢在心裡將那些牽牽掛掛著的,一樣樣梳整安放。從現在開始到暑假,要回復先前的認真攀岩,總之就在還在清大的時候定期規律的練吧!到台南之後,還是可以帶著岩鞋、找機會攀岩啊!說不定還能去成大岩場,順便認識認識成大的人呢!至於山社,要相信還在山社的優秀夥伴們,一定可以讓一切都好好的,甚至更好呢!山不會就此離開我的,會一輩子在其中的。至於想去參加的自然谷共學團,半年後回來,還是有機會的呀,有心的話,再去積極地詢問看看,一定還有機會的......

舒舒服服地跑完步,心裡也做了決定。牽掛的事情們,找好了位置穩穩收著,而心中也開始重新燃起了雀躍期待,要前往一個不同的地方,尋找新的可能性。會看到什麼呢?會遇到什麼呢?一切都那麼不確定,但多麼值得期待。就像媽媽對我說的:不要害怕什麼,你的心是富足的。

給自己的功課,就是在這個暑假規劃好去南藝想要達成的、想要接觸的事情。心情和身體都感到一股舒暢。關於未來啊什麼的,總是一件令人焦慮又手足無措的事情,但用力煩惱一下,也是挺帥氣可愛的吧。

--

(這幾天難得稍微偷閒,回去攀了岩跑了步還不用熬夜。不過今天晚上耍白癡把blogger的版面換掉結果不喜歡,又花了好多時間才換回接近原本的樣子(*´Д`))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雪山西稜



也過一個多月了,清明節連假的雪山西稜考核隊。

沒想到會莫名當考核嚮導,其實還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做,第一天還跟意容商量是不是要出一些狀況題來考老王,後來想想就靜靜觀察吧~覺得老王本身能力就很強,與其說要考什麼的,比較像是互相互相,一起努力完成這個隊伍。結果沒想到,後來自己就變成最大的考題......

這一隊還真是充滿各種慘烈甘苦,但可能也因此更印象深刻,更凸顯出那些過程中的歡樂笑鬧與震撼激動吧。

第二天開始老王就嚴重腳傷導致行程不斷delay,沒想到接下來人員狀況又接連出現,先是第三天我就重感冒接著併發高山症(而且又不能吃diamox),等到下午我好點了,又換意容出現跟我一樣的症狀。原本已經砍掉單攻火石山,想要拚到翠池紮營,但時間越來越晚,意容狀況越來越不妙,走在森林裡天色越來越黑,我也覺得自己體力快透支了,便跟老王說我應該走到下翠池就不行了。隊伍拆成兩隊,前面狀況好的隊員先幫忙揹東西去紮營,後面就壓著慢慢走。這段路真是全程心理壓力最大的,自己狀況不好同時又更擔心其他人的狀況......終於在天黑前那一刻看到下翠池的藍色帳篷,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晚上進到帳篷裡,還是持續擔心意容的感冒跟高山症,因為下翠池也有海拔3200,前面還要翻過高高的雪山,如果在這裡狀況惡化的話......心裡真的覺得好可怕好不舒服,不想玩了,好想回家。但晚上大家一如往常地說著白癡話跟A梗,慢慢地心情也放鬆了,最後有溫馨時間分享了彼此的心得,聽到好揪心的故事......

因為人員接連出狀況,也更體會到團隊合作、體會到這是一個互相幫助的隊伍。狀況好的時候就幫狀況不好的人背東西,幫忙取水、先去紮營、煮飯......沒有彼此的幫助和補位,真的無法走完這支隊伍吧!雖然總是嘻嘻鬧鬧說著垃圾話,在這個歡鬧的過程中卻能感受到大家共患難的緊密。直到下山後,心裡還是覺得沸騰翻湧著。

其實一路上走著走著有時候自己想東想西,便開始數算留在學校剩多少日子,這樣可以任性又義無反顧遨遊山中不知寒盡剩下多少日子?也擔心山社的傳承,想著自己還可以付出多少時間在惠我良多的這個團體中呢......?

走在雪山往北稜角的稜線上,前後是積著殘雪的壯麗大山,左右手兩側望過去是連綿無盡的,群山的聖殿,眾神的山嶺......那刻突然被感動得亂七八糟,到底何德何能可以站在這裡?覺得能夠接觸爬山並慢慢累積至今,真是太好了,能夠上山、能夠在山社和信賴的隊友們一起上山,一起站在這裡,真是太好、太好了......。

五天的烈陽,藍天大景,廣闊草原,壯麗山河。頭鷹山的果凍,博可爾大草原,優美的翠池,好高好高的雪山......謝謝這一切,謝謝可愛的隊友們,謝謝山神。




自然谷二日

為了作業又熬夜通宵ㄌ,不怕不怕,乾脆來寫篇記錄(∩´∀`)∩



上週末去自然谷參加共學團拍紀錄片,覺得好喜歡自然谷的環境、共學團的氛圍喔!其實要去拍攝的前一天心裡是充滿焦慮的,因為一直有個「田野恐懼症」......

之前做刊物時跟地方居民接觸的經歷中,常常聽到他們抱怨大學生,導致後來只要是需要做田野相關的作業,都深怕自己變成那種勢利眼又討人厭的學生,掠取到自己要的東西拿回去做作業後就拍拍屁股走人,除了打擾人家之外對於田野對象卻無互惠貢獻之處......之前在顧玉玲老師臉書上看到有關倫理的簡單談論,覺得深有同感。人與人之間的來往互動,總帶著倫理的忐忑,而倫理無他,做人的道理而已。恆常帶著不安前進,拿了踩了佔了好處的,總要帶著警覺察知,並盡一切能力去還、去使雙方能夠平等相待,這從來都是需要付出極大力氣的。

在出發前的不安中,只能反覆告訴自己,要帶著真誠的心!認真面對這兩天會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謙卑地記錄學習。

偷偷說,其實當初會選擇要來拍自然谷,有個意圖是想藉此機會來參加這邊的活動~先前在山上一直聽郁傑說自然谷的故事,覺得好嚮往,加上自己心中也一直有面對爬山、自然如何與生活及志業結合的困惑混沌,想著,說不定來自然谷看看可以找到一些幫助自己解答的事物吧......?

帶著拍片的焦慮、與新人群接觸的不安,來到自然谷共學團,卻沒想到這個第一次參與的團體讓自己如此放鬆且感到舒適。第一天早上在拍片時還覺得很緊繃,覺得拿攝影機好沉重、拿鏡頭對著他人好沉重。但到了傍晚開始和大家一起撿柴、生火、煮飯,就漸漸放鬆了,開始順其自然地參與每件事,常常就是很專注在當下,去感受那個情境。(可能也因為太專注參與,所以影片拍的挺差QQ)但我覺得拍或不拍、拍什麼好像已經不太是重點了,而是真的真心很想和大家好好共處生活。

第一天晚上讀書會的精采討論、深夜陽台訪談聊天、一同煮三餐、覺知力的練習、自然速寫......有好多刺激想法的討論與深表認同的理念,而赤著腳在灑滿落葉的地上練習狐步、覺察,讓人全心全意的專注,那個專注是一種忘我的狀態,在那同時自我好像也與整個環境融合為整體了,是一種無意識的自我樣態。

在靜坐點「什麼也不做」的時間,大概是近期以來腦袋最平靜無聲的時候了,就是坐在那裏觀察著旁邊的植物啊、昆蟲啊,感受螞蟻在腳上爬來爬去、蚊子一直叮,聽著風聲從遠遠的樹梢那邊傳過來,然後吹動身邊的樹葉們,再吹到自己身上。像是諸如此類的時候,覺得放鬆的,展開的,整體的,我就是我自己啊。

好喜歡這樣,睜開眼睛就被好多綠色包圍填滿,眼睛綠綠的,鼻子綠綠的,耳朵綠綠的,雙手雙腳也都綠綠的。

燒木頭的香味,好多好多蟲啊鳥啊蛙啊的和鳴,漫舞的螢光,好美好美。

共學團裡面每個人的故事感覺都很精采,雖然兩天還不及認識細聊(而且攝影機真的好阻礙XD)但大家都是特別的,身上彷彿都有著奕奕光彩--那是一種認真傾聽自我樣貌的光彩吧!

當被問到,你想做什麼事啊?這問題真的好難回答。其實我喜歡做、想做的事情好多好多噢!可是每件事情都會有「喜歡的部分」跟「不喜歡的部分」。當真的要認真投入一件事,讓它變成自己的志業時,經常是要連不喜歡的部分也一同接納進來的,但我可能還不是很肯定,這麼多想做的事情裡面,哪一件事是我願意全心全意,連不喜歡的部分也甘願接受的,犧牲一些東西也心甘情願的--讓它成為我生命中的魔神,能為之獻身的。

想找到那一件事,是在其中的我啊,是身心合一,是全部,是整體,是當下,是無意識地,成為自己。

可以的話好想參與下一期的共學團,但下學期可能會去台南了。唉~怎麼一直有讓我覺得掛心好想留在清大的理由出現呢XD

--

好ㄌ先這樣吧,還是來去睡覺(*´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