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把舊的日記拿出來讀。寫日記的習慣是從國小五年級看了<安妮的日記>後開始的XD寫了厚厚的兩大本,到國中開始斷斷續續、接下來就是高二又開始寫的比較多。
這本高二末開始寫的日記是我很喜歡的一本~覺得以前的字,還蠻可愛的啦哈哈哈哈
而且怎麼寫得這麼整齊認真啊
時間範圍大概是高三準備考試的時期
所以有很多糾結的情緒吧!哈哈
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再見大一,之三:BNBP
猶豫了很久,很久啊。最後還是在學期最尾聲,狠下心來,在FB樂團的社團上PO文,說明自己考量各種狀況之後,最後做出下學期要退出樂團的決定:
「親愛的大家,
其實是這樣子的......最近我考慮了一下下學期的情況,覺得自己沒有辦法繼續留在樂團,二年級因為接了登山社的幹部,所以會花更多時間心力在上面。至於我還有參加另外一個社區媒體組織,最近一直到今年年底有一個蠻大的計畫要進行,也要花很多時間。
不諱言比起樂團,這兩個團體是我更早加入、而且已經有責任在身的,考慮到自己不是超人QQ 時間精力有限,把活動照順序排下來之後,樂團就被我排在了它們後面,我覺得我負荷不了,才會決定退出...
玩電吉他對我來說是新領域,我既沒有自己的吉他也沒有效果器,我覺得要把樂團玩好,需要花費更多努力才行,而不是總是在吃老本...但是目前的情況,我沒有辦法全心投入在這裏面,覺得繼續這樣半調子的沾醬油,既對不起電吉他也對不起你們。
謝謝當初Lewis找我入團,玩音樂真的是一件很開心的事~Lewis的vocal、文軒大哥的solo、高弘弈的鼓、陳耀鴻的bass,都非常的厲害~每次和你們吃消夜聊天屁話也很開心!我掙扎很久,其實當初加入就已經怕自己負荷不來了...但因為真的很喜歡音樂,或許錯過這次,就再也沒有玩樂團的機會了。
考慮之後,還是覺得現在不是時候,現在我沒有辦法把樂團玩好,只會變成負擔,所以,想在這邊先跟大家說再見,還有很對不起QQ 希望你們可以盡快找到新的吉他手 (或是Lewis把電吉他練起來!!)
這學期過得很開心~以後有機會會繼續看你們表演的!!」
雖然只有短短一學期,但真的很高興有機會認識BNBP的大家,練了三首歌。也許因為音樂的緣故,總覺得很快就跟大家熟了起來,在樂團中成員的相處毫無負擔,會互嗆也會互相鼓勵。
會討論喜歡的音樂到很燃,會亂玩弱弱的JAM,會練團練到十點多然後跑去吃日式居酒屋式的燒烤到快十二點還在那邊玩撞球玩具玩的很爽,會在學校小吃部外吃消夜被蚊子狂叮......
人社營的其中一首營歌是「海上的人」,每次唱的時候我滿腦子想的都是BNBP。只要磅礡的前奏一響起,就會浮現我們一次次練團、最後站上東門城表演的情景。這首歌也是我第一次來的時候彈的,那時候彈的二二六六,現在已經閉著眼睛都可以彈出和弦了(大概啦)
正因為與你們結識是如此難得,所以要離開才會這麼不捨啊。
以後有事沒事,還是會盡量去找你們串門子的,還有,還有之前約好要在成功湖中央點蠟燭說鬼故事,這個約定,我還記著啊!
(為什麼寫一寫覺得我們好像是個很不務正業的樂團啊XD)
「親愛的大家,
其實是這樣子的......最近我考慮了一下下學期的情況,覺得自己沒有辦法繼續留在樂團,二年級因為接了登山社的幹部,所以會花更多時間心力在上面。至於我還有參加另外一個社區媒體組織,最近一直到今年年底有一個蠻大的計畫要進行,也要花很多時間。
不諱言比起樂團,這兩個團體是我更早加入、而且已經有責任在身的,考慮到自己不是超人QQ 時間精力有限,把活動照順序排下來之後,樂團就被我排在了它們後面,我覺得我負荷不了,才會決定退出...
玩電吉他對我來說是新領域,我既沒有自己的吉他也沒有效果器,我覺得要把樂團玩好,需要花費更多努力才行,而不是總是在吃老本...但是目前的情況,我沒有辦法全心投入在這裏面,覺得繼續這樣半調子的沾醬油,既對不起電吉他也對不起你們。
謝謝當初Lewis找我入團,玩音樂真的是一件很開心的事~Lewis的vocal、文軒大哥的solo、高弘弈的鼓、陳耀鴻的bass,都非常的厲害~每次和你們吃消夜聊天屁話也很開心!我掙扎很久,其實當初加入就已經怕自己負荷不來了...但因為真的很喜歡音樂,或許錯過這次,就再也沒有玩樂團的機會了。
考慮之後,還是覺得現在不是時候,現在我沒有辦法把樂團玩好,只會變成負擔,所以,想在這邊先跟大家說再見,還有很對不起QQ 希望你們可以盡快找到新的吉他手 (或是Lewis把電吉他練起來!!)
這學期過得很開心~以後有機會會繼續看你們表演的!!」
雖然只有短短一學期,但真的很高興有機會認識BNBP的大家,練了三首歌。也許因為音樂的緣故,總覺得很快就跟大家熟了起來,在樂團中成員的相處毫無負擔,會互嗆也會互相鼓勵。
會討論喜歡的音樂到很燃,會亂玩弱弱的JAM,會練團練到十點多然後跑去吃日式居酒屋式的燒烤到快十二點還在那邊玩撞球玩具玩的很爽,會在學校小吃部外吃消夜被蚊子狂叮......
人社營的其中一首營歌是「海上的人」,每次唱的時候我滿腦子想的都是BNBP。只要磅礡的前奏一響起,就會浮現我們一次次練團、最後站上東門城表演的情景。這首歌也是我第一次來的時候彈的,那時候彈的二二六六,現在已經閉著眼睛都可以彈出和弦了(大概啦)
正因為與你們結識是如此難得,所以要離開才會這麼不捨啊。
以後有事沒事,還是會盡量去找你們串門子的,還有,還有之前約好要在成功湖中央點蠟燭說鬼故事,這個約定,我還記著啊!
(為什麼寫一寫覺得我們好像是個很不務正業的樂團啊XD)
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2015老人會
今天是竹吉27和沂吉24主辦的老人會呀~
原本在家打算中午隨便吃個東西,悠悠哉哉地再晃去竹中,剛好下午一點參加老人會,結果十二點詩婷突然來電,問我要不要去市區吃飯...原來我又斷線了= =" 23和26早就約在福勝亭吃飯了啦!真的是覺得自己的資訊網和吉他社的大家很脫節...
總之還是收一收東西騎著摩托車就去市區了,幸好考到了駕照...一到場就被說「還是一樣很汪葦如」,果然我在吉他社的地位就是個...負責耍寶的吉祥物嘛~"~ 總之還是很開心,好久不見聚在一起就可以瓜啦瓜啦的大聲講話笑鬧,一群人吃到快兩點,還差點直接跑去南寮玩,就這樣鳥掉學弟妹辦的老人會了XD
最後還是很高調的遲到到場,看了26屆小學妹的表演,之後是沂吉24、竹吉27和竹吉28的表演,然後我跟Jason老師還臨時搭歌上台...唉唉真是難為他了XD臨時插音耶,才練了三次,這首歌我倒是彈的很熟了,總之真是辛苦他了XD
好久沒有表演喔,茫茫然地就彈完一首歌了,希望沒有太難堪XD
看到五屆的吉他社聚在一起,心裡有點澎湃,有點感慨啊...最後寫時光膠囊的時候,把對每一屆的祝福都寫進去了。那種感覺,很複雜呀...好像串成了一個軌跡,上高中、進入吉他社、接幹部、大成結束後退休開始閉關念書、考學測、上大學......每一年,每個階段中都有人經歷著這些事,每個階段都會有特定的挑戰。往回望去,看到在那些階段中的學弟妹們,就好像看到以前的自己,可是大家又都是這麼不同,每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故事,身邊的同伴不同,共同創造出的也會是很不一樣的回憶。
好高興,好幸福,自己的生命能夠和竹沂吉有所交集。我的十六十七歲是在這裡度過的,在這裡發光的,和這群人,和音樂,和吉他。
本來上台的時候想把握住對著麥克風的機會多講些什麼,不過真的是一緊張就什麼都忘光了XD
身為老人所能做的就是一年年去緬懷、品嘗那些在此處的所經所歷,隨著時間不斷發酵而越發不同的味道吧。
想說的事啊,其實是很俗套的東西吧。總之心裡真的是很祝福他們呢,即將開始高二社幹生涯的26和29。這些閃耀的東西不會再重來一次,要好好把握呀,青春!
原本在家打算中午隨便吃個東西,悠悠哉哉地再晃去竹中,剛好下午一點參加老人會,結果十二點詩婷突然來電,問我要不要去市區吃飯...原來我又斷線了= =" 23和26早就約在福勝亭吃飯了啦!真的是覺得自己的資訊網和吉他社的大家很脫節...
總之還是收一收東西騎著摩托車就去市區了,幸好考到了駕照...一到場就被說「還是一樣很汪葦如」,果然我在吉他社的地位就是個...負責耍寶的吉祥物嘛~"~ 總之還是很開心,好久不見聚在一起就可以瓜啦瓜啦的大聲講話笑鬧,一群人吃到快兩點,還差點直接跑去南寮玩,就這樣鳥掉學弟妹辦的老人會了XD
最後還是很高調的遲到到場,看了26屆小學妹的表演,之後是沂吉24、竹吉27和竹吉28的表演,然後我跟Jason老師還臨時搭歌上台...唉唉真是難為他了XD臨時插音耶,才練了三次,這首歌我倒是彈的很熟了,總之真是辛苦他了XD
好久沒有表演喔,茫茫然地就彈完一首歌了,希望沒有太難堪XD
看到五屆的吉他社聚在一起,心裡有點澎湃,有點感慨啊...最後寫時光膠囊的時候,把對每一屆的祝福都寫進去了。那種感覺,很複雜呀...好像串成了一個軌跡,上高中、進入吉他社、接幹部、大成結束後退休開始閉關念書、考學測、上大學......每一年,每個階段中都有人經歷著這些事,每個階段都會有特定的挑戰。往回望去,看到在那些階段中的學弟妹們,就好像看到以前的自己,可是大家又都是這麼不同,每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故事,身邊的同伴不同,共同創造出的也會是很不一樣的回憶。
好高興,好幸福,自己的生命能夠和竹沂吉有所交集。我的十六十七歲是在這裡度過的,在這裡發光的,和這群人,和音樂,和吉他。
本來上台的時候想把握住對著麥克風的機會多講些什麼,不過真的是一緊張就什麼都忘光了XD
身為老人所能做的就是一年年去緬懷、品嘗那些在此處的所經所歷,隨著時間不斷發酵而越發不同的味道吧。
想說的事啊,其實是很俗套的東西吧。總之心裡真的是很祝福他們呢,即將開始高二社幹生涯的26和29。這些閃耀的東西不會再重來一次,要好好把握呀,青春!
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惶然
開始要面對工作了啊,好焦慮。
一開始是和昱君一參與了社區願景工作室的耆老訪調計畫,
不過昱君神隱去了,一開始還會一起行動聯絡的汪生也動向飄忽,
當初好像很多人的大學生,
現在變成好像只剩下我。
之前聽過很多大學生答應了又不做、被黑特的故事,
心裡很剉,很怕自己沒做好不夠認真也會被黑特。
先前在FB跟華葦聯絡,總是戰戰兢兢的(現在也是啦ˊˋ)
但華葦人真的很好,
每次覺得很恐慌的時候和他聊聊,
又會覺得應該做得到,像吃下定心丸。
星期二去跟工作室談案子,
回來後要開始著手試寫、補訪,
又陷入另一期的焦慮。
好像總是卡卡的,難以完全進入......
對於採訪、進入當地什麼的,還是毫無自信...
啊,希望可以順利寫出來就好了。
一開始是和昱君一參與了社區願景工作室的耆老訪調計畫,
不過昱君神隱去了,一開始還會一起行動聯絡的汪生也動向飄忽,
當初好像很多人的大學生,
現在變成好像只剩下我。
之前聽過很多大學生答應了又不做、被黑特的故事,
心裡很剉,很怕自己沒做好不夠認真也會被黑特。
先前在FB跟華葦聯絡,總是戰戰兢兢的(現在也是啦ˊˋ)
但華葦人真的很好,
每次覺得很恐慌的時候和他聊聊,
又會覺得應該做得到,像吃下定心丸。
星期二去跟工作室談案子,
回來後要開始著手試寫、補訪,
又陷入另一期的焦慮。
好像總是卡卡的,難以完全進入......
對於採訪、進入當地什麼的,還是毫無自信...
啊,希望可以順利寫出來就好了。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再見大一,之二:室友
相較於上學期,這學期和兩個新的陸生室友更不熟了。
回到宿舍通常是一種身心俱疲,不想多交談的狀態,
所以也不太會積極地耗費心力去和她們建立關係,頂多只能算淺淺的交情吧?
張幸和依依,兩人都給人性情可愛天真的感覺,
這一學期來平平順順的相處,
偶爾一起吃飯、期末一起崩潰大喊不想寫報告、挖苦對方不洗澡...
比起上學期,這學期的離別並沒有讓我太難過。
張幸很早就回去了,她離開的時候我回家了,沒有道別,
但星期一一打開房門看到瞬間空掉的座位,
還是有倒吸一口氣的感覺。
依依回去那天,六月三十號,前一天晚上回到宿舍住,
也是我這學期住在宿舍最後一晚。
那天寫報告寫到凌晨四點,早上還是七點多就起床了,
再修正一下報告,就上人社院去交出這最後一份。
原本預計交完回到宿舍,還會見到她,
一起搬她寄放在我們家要給下學期來台灣的朋友的東西,
沒想到回到宿舍,
就看到她留下字條說臨時發現要去補辦離校證明,
應該沒辦法在我離開前趕回來。
除了字條還有一袋東西,包括一些剩下來的食材要留給我的,還有卡片。
在她桌上留下字條,
和收拾乾淨後僅僅能找到的能給她留作紀念的畫報(上次去地圖展拿的),
十點多爸爸開車來幫我載棉被和床墊,
我就離開了宿舍。
想到上學期,冬日,陪著袁丁到高鐵站。
後來郵件往返了幾次,
有一次忘了回,就一直放著沒回中斷了通訊,
其實不時會想到要寄信給她,
卻又一直沒有動作。
回家打開卡片,發現她送了我一個陶瓷項鍊。
那是我最後一個晚上跟她說「好漂亮喔」的項鍊,
結果她就這樣送給我了!
卡片中她說我每次在房間彈吉他唱歌,她都覺得很好聽,
還曾經想過偷偷錄下來XD
讓我覺得很驚訝,
還常常怕吵到她們呢。
想過應該要把握這個跨海的緣分,
和這些有幸共處一室的室友們,有更多交流,建立更好的關係的。
雖然最後都像是萍水相逢呀,有點遺憾,有點不捨。
再見,再見,室友們。祝你們回去後大學生活能順順利利!
人社營反思
人社營昨天結束了。當初會報名工人,是因為對於人社尤其又有比較大屆的學長姊所辦的營隊,懷有一些特別的想像,覺得應該會和一般的營隊不太一樣吧。一直到營隊的日期越來越近,才去一天營前訓(話說我也只去了最後一天)就開始後悔了。
原本期待人社營多少會打破一些傳統的營隊模式,但現實上還是跟我之前就已經厭倦的主流腳本的營隊樣貌很接近。
一開始是覺得這個營隊根本沒有什麼理念目標,就只是一個一直玩樂的營隊而已,真要說希望來參加的學員們能從中獲得什麼思考上的意義這件事,整個營隊五十八名工人中大概只有課程股的七個人在乎吧,其他人只是想要很high很好玩而已。
所以營隊中活動佔了很大的部分,大地、RPG、夜教、跑關等等,都是我一點興趣也沒有的。而且活動跟課程幾乎是各自運作的兩個部分,也沒有什麼互相結合的東西。
如果只是這樣就算了,反正我清楚知道那是我自己不想要可是其他人很想要的,我要是能摸摸鼻子讓能玩得很高興的人去玩,自己站一邊就沒事了。但偏偏這是個營隊啊,它的潛在要求(不清楚有沒有明確的要求,因為我幾乎沒去營前訓)就是所有人的全程參與,我不能只參與課程有關的部分,就算我一點也不喜歡不認同某個活動,因為是「隨輔」,所以也被期待並要求要跟著下小隊,為這個很high很好玩的氣氛做出貢獻。
確實在營隊的日檢中聽到許多「不要在小隊員面前表現得很疲倦沒精神的樣子」「要盡量幫台上吶喊助陣」等等言論,但我到底為什麼得要這樣做呢?「我知道大家很累,但沒辦法,這是營隊,營隊就是這樣」,這完全沒辦法說服我啊。這裡是人社耶,我想像中的人社不應該只會用這種完全沒有試圖說服而只是規訓的言論在說一件事啊。
我在這個營隊中看到許多「被要求應該要這個樣子」的東西,但幾乎沒有人去問「他一定要是這個樣子嗎」,這樣的思考方式難道不是我們在一日日的課堂上被訓練的嗎?為什麼好像進入到「營隊」這個框架這個特殊狀態中,所有人就被要求必須關掉腦袋,照個某個模式走,某個「大家的共識」走?如果今天這個營隊真的是一群人很清楚我們就是決定要這樣做,也接受這個做法,那當然沒話說,可是在人社營中這真的是大家的共識嗎?
這個部份我真的不清楚,我只知道我自己不能接受,還有我比較能接觸到想法的課程股的大家會去反思這些東西。
以工人的標準來看,我一定是個超級不合格的工人。好幾個活動都沒參加,要嘛躲到A201用電腦做自己的事,要嘛跑出去跟老師吃飯,要嘛直接脫離營隊跑去登山社整理器材,要嘛就是坐在一邊冷眼旁觀,不下去跟大家一起玩遊戲團康或跳舞。
確實從一開始的零一二三籌我就一次也沒去過,要批鬥自己的話,就是對這個營隊擅自抱著某種想像,但是卻沒有作為只想坐享其成,然而當發現它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出現各種任性的表現。我不清楚營隊運作的細節部分,或是團體組織結構上的限制,所以不確定付出更多的話他是否真的有辦法接近自己比較想要的樣子,但現實情況來說我就是沒付出,而它也不是我想要的樣子。但我沒有辦法離開。
頭幾天真的很痛苦,也很憤怒,很無力,不想待在這裡,又必須待在這裡,時間在我看來無意義的情況下不斷消磨著,那種疲累是精神上的疲累。
因為把自己的憤怒放得太大,所以也因此有很多東西,我一開始是看不見的。我憤怒於為什麼要有這麼多沒有意義的活動,一直到第三天晚上,有個小隊員跟我說:「我一開始還蠻排斥營火舞這類活動的,可是實際下去玩之後,發現很好玩。」我完全沒想到,自己很不喜歡的營火晚會活動,原來在某些小隊員的真實感受上是很有趣的。從那時候我純粹憤怒無奈的心情開始有點動搖,我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整個營隊之中,卻忘記去看見身處其中的人的「異」的存在。
第四天早上顧玉玲老師的課程結束,找機會趁機溜出去跟老師吃飯,在走出學校的路上,當我語帶抱怨跟老師說覺得活動沒什麼意義這件事,她立刻回答我:「不一定要找意義吧,有些人可能是在其中尋求『關係』呀。」她也說:「一定有學到東西吧。」
確實,之前和媽媽聊這個的時候,媽媽也有提到有些遊戲的功用也許不能達到讓人去學習或思考,但它可以讓隊員們彼此變熟,也就是在遊戲中建立和其他人的關係。
對我自己來說,理想的狀態是整個營隊的活動中都要盡力包含著人社學科的思考批判,就算玩,也要有某些意義在其中,單純玩樂或是讓大家變熟的活動當然也可以存在,但他們只會是點綴而不會是營隊的主要部分。而在今年的人社營中,我覺得單純玩樂的活動比例高出我認為需要的程度。我認為超出的對小隊員來說都是多餘又沒有意義的,但是那都是我自己的感受的放大。
說到底,小隊員到底想要什麼呢?營隊的所有活動都是事前準備,我們不可能等到大家來到這個營隊、徹底了解他們想要的東西之後再去設計出一個符合他們需求的營隊。我們這些舉辦營隊的人只能去想自己想要呈現出什麼。我的想法、課程股的想法、活動股的想法、營長的想法、其他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樣。
因為我在這個營隊中比較常接觸的是課程股的人,每次的股內檢或多或少會聽到大家對營隊的批判,很自然地便把課程股的想法和「大家」的想法對立起來。課程股的我們也常自嘲是這個營隊中的異類,比別人晚集合,玩的時候不玩,也不去日檢等等......有許多挑釁的作為,在一些細微的地方,也確實能感覺到其他人「噢,那群課程股的」那樣的眼光。
在營隊過程中,從純粹的無奈和不滿,到後來逐漸發現和接受那些不同,我覺得是個很大的收穫。很多東西我可能認定沒有意義,但我有沒有辦法認知到,這些活動在其他人身上所產生的意義,和我自己認定較好的「意義」之間,其實並沒有優劣之分呢?
最後一天晚上為了結語到底要不要讓學員大腸花,而和課程股的大家討論到半夜三點,雖然後來結果是我們多慮了,但在那個討論中除了讓我更敬佩課程股的學長姊,感覺也在那個討論中重新去看見和思考「人社」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真要我現在說,大概也說不清楚,因為還沒有經歷太多吧,但從剛開學單純地很喜歡這裡、認為這裡是個很棒充滿批判進步思考的地方,到現在,越來越看到其中有許多並沒有那麼美好的部分......唉真的說不清楚,什麼又是「進步」呢?很多時候我們是像營隊一開始的我那樣,擁護著自己信仰的價值而冷眼看不起與我們相異的其他人啊,我們根本沒有那麼「尊重與開放」啊。
很慶幸自己能加入課程股。這也是我在營隊中很大的收穫。從一開始對自己帶小隊討論議題的能力非常沒有信心,但還是硬著頭皮上了,也很感謝一小的隊輔在其中幫忙很多,如果只有我自己一個人,一定完全帶不了。在過程中戰戰兢兢,一直到最後成發之前也是焦慮到不行,常常因為緊張所以頭腦一片混亂,還是要想辦法總結他們說的、提出新的觀點要他們思考。深深覺得自己並沒有資格「帶」他們討論,因為事實上並沒有比他們厲害,只能說是和他們一起討論,然後盡量提出其他人沒想到的面向吧。除了從和小隊的討論中磨練自己思考上的精確和速度,每天開股內檢和其他人分享帶討論的困難和方法,也收穫很多。覺得課程股中的學長姐思考的速度和深度,都遠遠難以企及,非常敬佩啊!很高興能夠因為這個機緣認識厲害的學長姐,有機會參與他們的討論。
活動結束那天到最後,因為前一天實在太晚睡早上又因為成果發表而很緊繃,再加上其他種種,身體心理狀態都有點差。儘管如此還是收到了帶討論那個小隊的大家給我的卡片,心裡很開心。沒有能在他們成發結束後給他們回饋,但我想說的是,很高興看到原本一面倒支持死刑的你們在這五天的討論過後,也會試著用廢死的觀點去對其他人提出的東西做出回應。這不代表我的目的是要改變你們的立場,而是站定並表達自己立場的同時,也永遠要有從另一個面向去思考的能力。尤其在最後世界咖啡館的時候,看到每一桌都討論得這麼熱烈,心裡超級感動的。確實,這個營隊達到了我想要的目標啊。
雖然這次在小隊中都表現得偏向沉默安靜,大概留下了一個知性沉穩的形象吧哈哈哈!一開始並沒有想要認真和小隊的大家相處、培養感情,但在這五天中,不知不覺和一些人分享了許多自己的經驗。在我自己參加營隊的經驗中,非常深刻的一個畫面是某堂討論課一個幫忙帶討論的學姊,眼神發亮地和我們分享她的想法。當時在營隊中所受到的衝擊,也是我非常想帶給你們的吧,所以才選擇扮演了這樣的腳色,雖然不太說笑話帶氣氛,但非常認真地想與你們分享一些什麼。希望我所扮演的腳色,並沒有讓你們失望。
最後拍照告別的時間我一直坐在教室最後方,因為上面也說過的身體心理狀況有點差的原因,沒有去找大家拍照,也沒有好好和大家說話、說再見。營隊結束的最後,站在樓梯最上方,看著你們拖著行李、不斷回首依依不捨的離去,我也隱沒在人群中跟你們揮手。或許以後永遠不會見面了,但到最後,不同於一開始只想應付過去的心態,與你們這五天的交會,如今我非常認真地視為一個寶貴的緣分。希望你們在離開這裡之後,不管對於這裡的事物記得多少,都能夠過很好的生活,有一個很開心的暑假。
營隊反思,最後好像導向一個很正向的芭樂結尾。但總體來說我還是不喜歡這次的人社營。從中有收穫並學到東西不代表我因此喜歡它。最後的慶功宴也沒有去(也慶幸自己沒去),因為完全沒把握能在那個場合跟著大家一起HIGH,一定會是另一種消耗。雖然不是個太開心的經歷,確實因此思考了許多,也磨練了許多。
啊!九月初還有一個厚德營呢...!這個嘛...就到時候再煩惱吧!
原本期待人社營多少會打破一些傳統的營隊模式,但現實上還是跟我之前就已經厭倦的主流腳本的營隊樣貌很接近。
一開始是覺得這個營隊根本沒有什麼理念目標,就只是一個一直玩樂的營隊而已,真要說希望來參加的學員們能從中獲得什麼思考上的意義這件事,整個營隊五十八名工人中大概只有課程股的七個人在乎吧,其他人只是想要很high很好玩而已。
所以營隊中活動佔了很大的部分,大地、RPG、夜教、跑關等等,都是我一點興趣也沒有的。而且活動跟課程幾乎是各自運作的兩個部分,也沒有什麼互相結合的東西。
如果只是這樣就算了,反正我清楚知道那是我自己不想要可是其他人很想要的,我要是能摸摸鼻子讓能玩得很高興的人去玩,自己站一邊就沒事了。但偏偏這是個營隊啊,它的潛在要求(不清楚有沒有明確的要求,因為我幾乎沒去營前訓)就是所有人的全程參與,我不能只參與課程有關的部分,就算我一點也不喜歡不認同某個活動,因為是「隨輔」,所以也被期待並要求要跟著下小隊,為這個很high很好玩的氣氛做出貢獻。
確實在營隊的日檢中聽到許多「不要在小隊員面前表現得很疲倦沒精神的樣子」「要盡量幫台上吶喊助陣」等等言論,但我到底為什麼得要這樣做呢?「我知道大家很累,但沒辦法,這是營隊,營隊就是這樣」,這完全沒辦法說服我啊。這裡是人社耶,我想像中的人社不應該只會用這種完全沒有試圖說服而只是規訓的言論在說一件事啊。
我在這個營隊中看到許多「被要求應該要這個樣子」的東西,但幾乎沒有人去問「他一定要是這個樣子嗎」,這樣的思考方式難道不是我們在一日日的課堂上被訓練的嗎?為什麼好像進入到「營隊」這個框架這個特殊狀態中,所有人就被要求必須關掉腦袋,照個某個模式走,某個「大家的共識」走?如果今天這個營隊真的是一群人很清楚我們就是決定要這樣做,也接受這個做法,那當然沒話說,可是在人社營中這真的是大家的共識嗎?
這個部份我真的不清楚,我只知道我自己不能接受,還有我比較能接觸到想法的課程股的大家會去反思這些東西。
以工人的標準來看,我一定是個超級不合格的工人。好幾個活動都沒參加,要嘛躲到A201用電腦做自己的事,要嘛跑出去跟老師吃飯,要嘛直接脫離營隊跑去登山社整理器材,要嘛就是坐在一邊冷眼旁觀,不下去跟大家一起玩遊戲團康或跳舞。
確實從一開始的零一二三籌我就一次也沒去過,要批鬥自己的話,就是對這個營隊擅自抱著某種想像,但是卻沒有作為只想坐享其成,然而當發現它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出現各種任性的表現。我不清楚營隊運作的細節部分,或是團體組織結構上的限制,所以不確定付出更多的話他是否真的有辦法接近自己比較想要的樣子,但現實情況來說我就是沒付出,而它也不是我想要的樣子。但我沒有辦法離開。
頭幾天真的很痛苦,也很憤怒,很無力,不想待在這裡,又必須待在這裡,時間在我看來無意義的情況下不斷消磨著,那種疲累是精神上的疲累。
因為把自己的憤怒放得太大,所以也因此有很多東西,我一開始是看不見的。我憤怒於為什麼要有這麼多沒有意義的活動,一直到第三天晚上,有個小隊員跟我說:「我一開始還蠻排斥營火舞這類活動的,可是實際下去玩之後,發現很好玩。」我完全沒想到,自己很不喜歡的營火晚會活動,原來在某些小隊員的真實感受上是很有趣的。從那時候我純粹憤怒無奈的心情開始有點動搖,我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整個營隊之中,卻忘記去看見身處其中的人的「異」的存在。
第四天早上顧玉玲老師的課程結束,找機會趁機溜出去跟老師吃飯,在走出學校的路上,當我語帶抱怨跟老師說覺得活動沒什麼意義這件事,她立刻回答我:「不一定要找意義吧,有些人可能是在其中尋求『關係』呀。」她也說:「一定有學到東西吧。」
確實,之前和媽媽聊這個的時候,媽媽也有提到有些遊戲的功用也許不能達到讓人去學習或思考,但它可以讓隊員們彼此變熟,也就是在遊戲中建立和其他人的關係。
對我自己來說,理想的狀態是整個營隊的活動中都要盡力包含著人社學科的思考批判,就算玩,也要有某些意義在其中,單純玩樂或是讓大家變熟的活動當然也可以存在,但他們只會是點綴而不會是營隊的主要部分。而在今年的人社營中,我覺得單純玩樂的活動比例高出我認為需要的程度。我認為超出的對小隊員來說都是多餘又沒有意義的,但是那都是我自己的感受的放大。
說到底,小隊員到底想要什麼呢?營隊的所有活動都是事前準備,我們不可能等到大家來到這個營隊、徹底了解他們想要的東西之後再去設計出一個符合他們需求的營隊。我們這些舉辦營隊的人只能去想自己想要呈現出什麼。我的想法、課程股的想法、活動股的想法、營長的想法、其他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樣。
因為我在這個營隊中比較常接觸的是課程股的人,每次的股內檢或多或少會聽到大家對營隊的批判,很自然地便把課程股的想法和「大家」的想法對立起來。課程股的我們也常自嘲是這個營隊中的異類,比別人晚集合,玩的時候不玩,也不去日檢等等......有許多挑釁的作為,在一些細微的地方,也確實能感覺到其他人「噢,那群課程股的」那樣的眼光。
在營隊過程中,從純粹的無奈和不滿,到後來逐漸發現和接受那些不同,我覺得是個很大的收穫。很多東西我可能認定沒有意義,但我有沒有辦法認知到,這些活動在其他人身上所產生的意義,和我自己認定較好的「意義」之間,其實並沒有優劣之分呢?
最後一天晚上為了結語到底要不要讓學員大腸花,而和課程股的大家討論到半夜三點,雖然後來結果是我們多慮了,但在那個討論中除了讓我更敬佩課程股的學長姊,感覺也在那個討論中重新去看見和思考「人社」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真要我現在說,大概也說不清楚,因為還沒有經歷太多吧,但從剛開學單純地很喜歡這裡、認為這裡是個很棒充滿批判進步思考的地方,到現在,越來越看到其中有許多並沒有那麼美好的部分......唉真的說不清楚,什麼又是「進步」呢?很多時候我們是像營隊一開始的我那樣,擁護著自己信仰的價值而冷眼看不起與我們相異的其他人啊,我們根本沒有那麼「尊重與開放」啊。
很慶幸自己能加入課程股。這也是我在營隊中很大的收穫。從一開始對自己帶小隊討論議題的能力非常沒有信心,但還是硬著頭皮上了,也很感謝一小的隊輔在其中幫忙很多,如果只有我自己一個人,一定完全帶不了。在過程中戰戰兢兢,一直到最後成發之前也是焦慮到不行,常常因為緊張所以頭腦一片混亂,還是要想辦法總結他們說的、提出新的觀點要他們思考。深深覺得自己並沒有資格「帶」他們討論,因為事實上並沒有比他們厲害,只能說是和他們一起討論,然後盡量提出其他人沒想到的面向吧。除了從和小隊的討論中磨練自己思考上的精確和速度,每天開股內檢和其他人分享帶討論的困難和方法,也收穫很多。覺得課程股中的學長姐思考的速度和深度,都遠遠難以企及,非常敬佩啊!很高興能夠因為這個機緣認識厲害的學長姐,有機會參與他們的討論。
活動結束那天到最後,因為前一天實在太晚睡早上又因為成果發表而很緊繃,再加上其他種種,身體心理狀態都有點差。儘管如此還是收到了帶討論那個小隊的大家給我的卡片,心裡很開心。沒有能在他們成發結束後給他們回饋,但我想說的是,很高興看到原本一面倒支持死刑的你們在這五天的討論過後,也會試著用廢死的觀點去對其他人提出的東西做出回應。這不代表我的目的是要改變你們的立場,而是站定並表達自己立場的同時,也永遠要有從另一個面向去思考的能力。尤其在最後世界咖啡館的時候,看到每一桌都討論得這麼熱烈,心裡超級感動的。確實,這個營隊達到了我想要的目標啊。
雖然這次在小隊中都表現得偏向沉默安靜,大概留下了一個知性沉穩的形象吧哈哈哈!一開始並沒有想要認真和小隊的大家相處、培養感情,但在這五天中,不知不覺和一些人分享了許多自己的經驗。在我自己參加營隊的經驗中,非常深刻的一個畫面是某堂討論課一個幫忙帶討論的學姊,眼神發亮地和我們分享她的想法。當時在營隊中所受到的衝擊,也是我非常想帶給你們的吧,所以才選擇扮演了這樣的腳色,雖然不太說笑話帶氣氛,但非常認真地想與你們分享一些什麼。希望我所扮演的腳色,並沒有讓你們失望。
最後拍照告別的時間我一直坐在教室最後方,因為上面也說過的身體心理狀況有點差的原因,沒有去找大家拍照,也沒有好好和大家說話、說再見。營隊結束的最後,站在樓梯最上方,看著你們拖著行李、不斷回首依依不捨的離去,我也隱沒在人群中跟你們揮手。或許以後永遠不會見面了,但到最後,不同於一開始只想應付過去的心態,與你們這五天的交會,如今我非常認真地視為一個寶貴的緣分。希望你們在離開這裡之後,不管對於這裡的事物記得多少,都能夠過很好的生活,有一個很開心的暑假。
營隊反思,最後好像導向一個很正向的芭樂結尾。但總體來說我還是不喜歡這次的人社營。從中有收穫並學到東西不代表我因此喜歡它。最後的慶功宴也沒有去(也慶幸自己沒去),因為完全沒把握能在那個場合跟著大家一起HIGH,一定會是另一種消耗。雖然不是個太開心的經歷,確實因此思考了許多,也磨練了許多。
啊!九月初還有一個厚德營呢...!這個嘛...就到時候再煩惱吧!
2015年7月2日 星期四
再見大一,之一:實齋308
大一剛搬入宿舍的時候,
窗簾的軌道就壞掉了,
所以直接把它整個拆下來,就沒有再裝上去,也一直沒有報修。
每天早上都會被日光照到、被太陽曬醒,喜歡這樣子!
偶數的房間往窗外望就是天空、清大校園,以及更遠一些的新竹市建築,
宿舍位在高處,很好的展望!覺得能住進偶數房、又是位在窗邊的床位很幸運。
實齋寢室舊舊的、小小的,
爬上床鋪的鐵梯又很不友善(每次下山隔天鐵腿都爬不太動QQ)
二年級會換到二樓大一點的房間,
可是也會換到面牆的那一邊,
要跟良好的展望告別了。
謝謝你乘載了我橫衝直撞跌打損傷笑淚交織又睡眠不足的大一,
雖然我都早出晚歸,又跟床不熟,
還是莫名其妙在宿舍堆了超級霹靂多的家當(搬到快吐血= =)
會懷念在這個位置上照到的日出、度過的夜晚的!
再見實齋308。
----
學期結束也告別在清大人社的第一年,
想要連續寫一些文章,
來跟一些隨著學期結束而結束的事物告別,
跟再見房子是一樣的道理(沒道理)。
牡蠣之歌
真的好愛這首歌喔,所有東西都在裡面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ew3U0ORoc
「偶爾搖晃但他始終無法決定方向,
傳說的土壤也或許只是沙。 沙也罷。那岸邊,仍是多麼神奇的地方, 雖然我也會想… 但我也只想,想想。 不安牠活在海水, 而我安於鹹, 歲月是你們之間。 渴望牠們在季節裡面, 我將看見飛魚與鳥的豔陽天。 其實卸下所謂的防備也只剩沈默, 都笑我,我若聽得見說不定就不會失落。 我也愛移動, 然而這是不可說,就像, 我也歌頌 不過誰需要我這麼做。 不安牠活在海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ew3U0ORoc
「偶爾搖晃但他始終無法決定方向,
傳說的土壤也或許只是沙。 沙也罷。那岸邊,仍是多麼神奇的地方, 雖然我也會想… 但我也只想,想想。 不安牠活在海水, 而我安於鹹, 歲月是你們之間。 渴望牠們在季節裡面, 我將看見飛魚與鳥的豔陽天。 其實卸下所謂的防備也只剩沈默, 都笑我,我若聽得見說不定就不會失落。 我也愛移動, 然而這是不可說,就像, 我也歌頌 不過誰需要我這麼做。 不安牠活在海水,
而我安於鹹,
改變的我的裡面。
沒誰毀滅誰,你若侵略,我就,
等待飛魚與鳥的豔陽天。
不安牠活在海水,
而我安於鹹,
我想取代你的語言。
我沒看見但是我感覺,
世界,像我一樣安靜激烈且深邃。」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