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這幾天除了早上去跳舞、晚上看電視播的明妃傳之外,什麼事都不想做。

雖然目前也沒什麼有壓力的事情,好像可以好好休息,但什麼東西都創造不出來、什麼生產力都沒有,這種虛虛疲疲的感覺真的有點令人煩躁......

我只是個nobody,永遠永遠都是nobody。

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那日圖騰

那日我們去聽了圖騰。在台南札哈木公園,是瑪納斯卡原住民音樂祭。稍早的情形是忙亂的,是手足無措的。儘管我早已為了要搭火車從高雄到台南去見你而坐立難耐許久,甚至為雨天裡蝸速慢行、彷彿永遠也繞不到盡頭車站的公車而心焦。出發前已反覆告訴自己要練習著表達真心話,不管是歉意、喜悅或種種其他。可是當真的面對面,傲嬌性子又開始發作了。

沒想到這麼快又來了台南。或許是因為雨天,台南似乎不若記憶中那樣,但還是認出了一個月前獨自騎車閒晃探險而過的馬路轉角。又或許是因為雨天,語言也變得潮濕而模糊了形狀。直到用力圈住你的腰,下巴抵在你的肩膀上湊在耳邊吐舌玩笑,被雨打濕形狀的又漸漸清晰起來。

我們吃了上次沒吃成的魚麵,然後去安平聽圖騰。入夜的公園棚底塑膠椅,舞台上是年輕俊美的原住民歌手,手抱吉他雙眼閃亮,昂聲一曲又一曲遼闊來自太平洋,曲與曲之間穿插著不知冷場為何物的主持阿桑,一句句讓人爆笑的串場。

然後是圖騰樂團上場,鼓點一下,便讓人忍不住跟著拍子搖擺。鼓點錯落,貝斯隨旋編織,吉他樂音灑下密密的網,網住所有人的耳朵與心神。然後是主唱的歌聲,衝破樂音交織成的網,歌聲與和音相互應答,就像是隔著山頭吶喊對話。

深陷音樂的此時此刻,不禁覺得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好像整個人的耳朵、身體都被舞台上的他們綁架了。一曲又一曲,他們唱了藍天還有最喜歡的我在那邊唱,還有好多雖然沒聽過卻好好聽的歌曲。到了安可曲,大家跑到舞台前,圍成圈圈一起跳舞。跳,跳,跳,跟著音樂搖擺,那一刻是把自己都交給了音樂,深深沉浸,無比快樂。樂團現場的魅力,是如此龐大。

音樂祭結束,帶著美好幸福的餘音,吃了好好吃的炒鱔魚,然後又要從台南坐車回高雄了。儘管傲嬌,還是掏出了前幾天縫出來的,補好久之前的生日禮物塞給你。「回去再看!」無謂自尊心總是太高的我,果然,離能夠自然表達真心話還有段距離哪。

嚴格來說,這天好像是放暑假超過一半以來的,第一次約會?雖然好像是因為一些無奈的因緣巧合才湊成。很短暫,卻是很開心很開心的。

筆記

剛剛在FB談了一下,覺得又有整理出一些東西,在這裡筆記留存一下。



我覺得我最近有一種,有點奇怪的心情。就是...  前陣子啊,會有一種很執著很執著一直想往山上跑的想法,去越遠的地方、越難的地方越好,好像很想證明自己的一些什麼。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去完抱崖撤退下山後,這樣的心情就有點消失了,好像暫時不上山也無所謂了,感覺...很奇怪。有可能是開始認真思考「山下」的事情也說不定。

之前會一直一直想往山上跑,與其說是單純的喜歡...會不會其實是在逃避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什麼呢?所以逃進爬山,逃進和日常暫時斷絕的非日常裡面。如果在「山下」也存在著讓自己會很專心投入在其中的專業也好、興趣也好、目標也好,是不是就不會一直很執著地想上山了呢?

之前去報玉山國家公園的志工,就是在想...說不定可以變成一個契機,以後去做在山上的工作。那時候就是一心想著,最想的做的事情可能就是去山上,可是最近會想,說不定山下也有我最想做的事情。

最近在看重版出來,如果有像裡面的角色那樣,一心一意想投入的夢想或工作,漫畫家也好,編輯也好,有那樣的事物存在,是不是就不會只想著爬山、只想著「逃走」了呢?不是說那就從此不爬山了,不愛爬山了,而是即便在山下也很好,也有著能專心從事的事物。爬山便是真正由於喜愛,不再是逃避了。

如果說之前我的心是一直遺留在山上遊蕩著,那我猜我的心現在暫時從山上跳回來了吧,然後想要試試看他在山下是不是也有某個節奏,能像在山上那樣開開心心活蹦亂跳的。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近日想想

有一點,悶悶,悶悶。其實也不是什麼嚴重的憂鬱,就是有一點,煩惱吧。

從在台江實習那段時間開始,就偶爾會很實切的考慮起自己的未來。好吧其實,大概也說不上多實切,就是會認真想像關於自己從學校畢業後,會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過什麼樣的生活這件事。

實習結束後,返回新竹又匆匆換了一顆背包、重新收拾行李,然後出門,去了一趟花蓮,四天抱崖瓦拉米。一路在古道上聽學長說了許多關於人生的想法,自己也有一些感觸吧。雖然很可惜沒能走完,只在開頭便被打了回程票,但這一趟上山說真的打從心裡很開心的,回來後,暫時好像也沒有那麼渴切想一直往山上跑的心情了,有一些事情想靜靜專心的留在城市、留在家裡花一段時間去做。

即將要升上大三。不知為什麼我很喜歡這個時間點,好像已經從大一大二的橫衝直撞與稚嫩生澀蛻殼。不敢說完全成熟了,但至少有了一些累積和確信,又不像大四已經是要決定如何收尾的急迫,還有點空間去伸展。

走在瓦拉米古道的回程,偶爾自己想東想西。不禁覺得自己摸的東西有點太多太雜了,但沒有一項專精,很希望自己至少可以專長於一項「技藝」。在人文領域學的是思想,當初大學選擇來唸人社就是想充實知識和思想。不過,就像不能工具和表達形式卻沒有思想內涵一樣,也不能光有思想卻沒有好的技能技藝去表達出來。這一兩年來,在思想上或許充實了些,但在技藝的磨練上卻只有停滯或退步而沒有持續不斷的練習和往前精進。

想了想自己比較擅長比較有熱情的,大概就是寫字和畫圖了吧。然而寫作上除了少數因為上課而產生的創作,自己平時在創作和文筆練習上所下的功夫實在太少,閱讀量也很不足,而畫畫呢,技巧也沒有進步,反而還還回去許多,除了偶爾生活上的塗鴉,對於創作也少了企圖心。

其實,先不想去問自己有沒有企圖心這件事。因為太容易被所謂的企圖心綁架,反而失去了靈魂。現在我反倒比較想問問自己,熱情何在?

或者也先不說熱情,而是習慣。比方說習慣了一天要看多少書、一天花多少時間畫畫......太容易被資訊沖散而分心的我,一下從這個跳到那個,而失去了持續專注於一件事物的習慣。想要試著把這個習慣重新培養起來,靜下心來讓自己專心,然後精進。不管是在思想,還是技藝技能方面,都想要更深化。好好讀完一本經典、幾本小說,練筆,完成一篇創作......

回來新竹後,難得出現了一大段沒有計畫、沒有壓力的空白時間,正好適合讓自己靜靜培養專注力。先是花了三天好好把房間整理一遍,然後開始看書、畫圖。

然而發現自己還是難以提筆。還是有些心浮氣躁的......太拖磨了,面對許多事,我都太拖磨了。剛下山回家時心思真的很定,可是過了這一週,又開始渙散、浮動起來。有點氣自己,有點煩,有點怕,有點慌。唉唉。

早點睡早點睡,然後明天再早起讀書吧。


補記:
說到技藝,最近也在思考在美編、設計這一塊......做了幾本風起、百年香山,開始覺得越來越需要相關的技能,如何把自己平常亂塗鴉的興趣真的轉化為專業?如果說在美編這方面,就會覺得還需要學得更多,像是排版軟體的使用上,還有印刷相關的知識。(說不定清大和竹教併校後就能修到相關的課了QQ?)眼前就逐漸開始有了很多發揮的空間和機會...但要怎麼真的讓自己變強呢?能更認真點嗎?......嗚嗚,亂亂的,總之還是先把心靜下來吧,把眼前的事一件一件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