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爬山?〉
這次山行,真心覺得無形中受到許多山神的庇佑。
一個多月前就知道延平林道只能行車至8K,剩下都要用走的。臨近出發又傳來延平林道修路的消息,可能從0K開始就無法通行......原本可能真的要臨時改從瓦崗橋的產道接紅葉山東南稜線,陡上接至延平林道16K附近,雖然根據郁傑向部落朋友打聽的消息,知道這條路近一個月內就有三組人馬走過,路基、砍痕都清楚,但臨時改路線,又要重裝陡上,還是讓人心裡抖抖的。
先行到部落的郁傑在出發前頻頻幫忙打聽消息,還去紅葉部落內探路,原本覺得沒希望了,卻憑著一個「再往前走走看吧」的念頭,就這樣奇蹟似巧遇了願意載我們走替代道路、直接接上延平林道8K的叔叔。也覺得真幸好有郁傑在部落,不然還真的是沒辦法了。
出發當天早上,到了預定時間包車還沒有出現,心裡正捏把冷汗,郁傑打電話來說叔叔還沒有來載他,電話也不通,有可能是昨天喝太多今天睡過頭,總之再等等......幸好又過了幾分鐘,就來電話說叔叔來了,幾十分鐘後,小發財車出現在民宿門口,讓人鬆了口氣。
八個人加大背包,坐在後面車斗,一路駛往部落。兩年前下山曾經住過的紅葉部落,在歷經去年秋天幾個颱風後受創嚴重,尚未重建完成,如今還有許多人沒有辦法回到家中居住。此次修路的地方,就是在部落內的觸目崩塌。小發財車一路載著我們從替代道路高繞過崩塌,這條應該是農用道路,路徑窄小路況顛簸,好幾個險惡的髮夾彎和急陡上都讓人捏把冷汗,但叔叔應該是開得很熟了,哪裡要轉彎、倒車都一清二楚,小發財一路勇悍地衝上上坡,順利載我們到延平林道8k。
大家都對小發財的能耐和叔叔的開車技術驚嘆不已,開心和叔叔合照後,叔叔和阿姨又發動小發財車,一路倒退嚕下山去了。
8K崩塌正在林道轉彎處,整個路基都塌掉了,可以直接從崩塌地旁邊往上爬接到上面的林道。接下來這40幾K林道,就是真真要用雙腳走的路了!
出發時還可見耀眼陽光和一片雲海,走著走著,雲霧又升上來了。林道前段真的是很潮濕,水泥地都長青苔,滑不溜丟的,登山鞋一不小心就頻頻打滑。10K的林務局檢查哨已經無人,從前要開車進出延平林道都要在這繳交借道證。
原本就聽說內本鹿回家大隊比我們早一天出發,因為重裝緩行,我們很有可能在第一天就會追上他們。果然,大約在林道14K左右的地方遇上回家隊,兩方人熱鬧地聊起天來,他們十歲小孩就背二十公斤,大人的背包更是四十公斤起跳的(回望自己的背包...突然覺得完全沒資格喊重XD),紹安和大軍還去試揹他們的背包,好像加了頭帶真的有差!回家隊的哥哥還有教我們怎麼綁頭帶,以後可以試試看呢!
他們此次要上山一個月,光是米啊糧食啊就超級重,還有十五公斤的公酒XD 真的是很厲害。看到回家隊有一個帥勁十足的女子,看著看著覺得長的好像巴奈啊...但巴奈應該不可能出現在這裡吧?可能只是長得比較像!?沒想到浚名也有發現,後來當天晚上跟郁傑提起,他才輕描淡寫地說:「那就是巴奈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兩個人馬上崩潰。
「居然會在山上遇到巴奈啊啊啊啊啊啊啊!!!」
「可是當下沒有認出來啊啊啊啊啊啊!」
「也沒有要到簽名啊啊啊啊啊啊!!!」
沒辦法,跟之前在都市裡的音樂節聽她唱歌表演,那個形象和現在掛一條毛巾、一雙雨鞋、帥勁十足的山上樣貌一時之間太難聯想了QAQ 沒有當下馬上認出來合照簽名真是殘念啊啊啊!!!(想讓他簽在背包上!!)好想在山上聽她唱歌啊!!!!
回家隊今天只會往前推到19K,跟他們一起紮營交流的話,一定可以聽到很多精彩的故事,可是現實殘酷,若考慮之後的預定行程,紮在19K實在是太勉強了,短暫交流後,就要繼續上背往前推了。
和回家隊說再見後,本隊一群癡漢還一直對回家隊上的可愛小女孩念念不忘,嘴上一直掛著小蘿莉小蘿莉......人家才幾歲啊~真是讓人很想報警XD (這些人到底多飢渴...)
其實作為一個腦波很弱的領隊,心裡還是會受到影響......一方面自己也覺得和回家隊一起走的話會很有趣,一方面也感覺到大家蠻想繼續他們交流,但若要對原訂的行程堅持,就不能有太多停留。尤其晚上又聽到郁傑說他其實本來很想跟這次上山一個月的回家隊上山,但因為先答應了這隊就沒辦法了......雖然他笑笑說其實都是緣分啦~但心裡不禁還是會介意,覺得真的需要堅持走完這個行程嗎?如果留下來和回家隊紮營、多幾天一起走,比起去伊加之蕃,大家會比較開心嗎?我自己又比較想要怎麼做呢...?各種小小的糾結。
有時候也真的難免會懷疑,像這樣一直走路一直走路、趕行程的爬山模式,會弄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做什麼。尤其這次行程的前半段排得比較緊,每天都覺得被時間壓力追著跑,每天都擔心走不到預定的行程,好像因此都沒有辦法好好享受路途中經過的一切了。
但在Day6時大崙溪邊,被問到「如果在前面就撤退了,你會覺得很可惜嗎?」我想了想,如果只是作為班底的話,大概會比較在乎有沒有走完路線這件事本身,但反而作為領隊,因為考量的事情更多了,像是大家的安全等等,有沒有走完反而就不是最重要的了。只要大家平安無事,走完或撤退,對我來說都像是完整地完成了一件事,那個遺憾反而不會被看的那麼重。那為什麼還要很害怕耽擱行程呢?為什麼還要很害怕無法完成、因此被時間壓得喘不過氣來呢...?
對呀,似乎有沒有爬到那座山頭、走到那個地方,無形中還是看得很重很執著。大概能夠上山對我們來說還是很難得吧,所以難得有機會上山了,就會希望能夠把它走完,就像難得出國一趟,就會想要這個那個景點都要去過不可!怎麼可以悠悠閒閒地睡到中午才起床?只要錯過了什麼,就會覺得很扼腕啊。但其實不把行程排的那麼緊那麼滿,有一些可以在當地悠然生活的餘裕,也是另一種更貼近日常的旅行方式呀。
也可能到現在,爬山對我而言還比較是在自我挑戰的階段。體能上和路線難度上,會希望策動自己能夠去完成一些更有挑戰性的,進而從這些方面去自我肯定......所以走的多快、路線有沒有走完,自然還是會很在意。
有沒有可能用另外一種形式爬山呢?比起在山上走路,更接近在山上生活、能夠細細感受的......也相信不同的爬山模式,能學到的東西也不同吧!而現在在山社的爬山模式,可以多去練習在一定時間壓力下考量行程、打包、判位、找路、技術的運用等等......
總之,能夠上山的機會,一切都要好好珍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