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紅色月亮

好像不曾刻意去看過全蝕、偏食等天文現象,或許是因為現在住在家門前院子裡就能看整片天空星星月亮的地方,知道今夜會有月全蝕,從六點半開始就一直屋內屋外跑進跑出,等著看月亮何時會從海岸山脈後升起。

一邊播著東海岸的直播影像,一邊心癢難難耐想著月亮怎麼還沒在屋外天空出現,想有可能是我們家位置剛好被擋住,直到晚上七點多,決定沿著家附近小路去找月亮。

仰頭,沒什麼光害的田野裡,滿天星光,就跟在高山上黑夜所見的星空一樣,清澈乾淨。腦中響起了「一直走、一直走、直到星星墜落」的旋律,一轉頭,赫然見到那一輪紅月,從都蘭山最高處正後方升起,忍不住驚嘆出聲。

掛在山頭的紅色彎月、黑色的山脈、一眼無法收進的漫天星光,蟲聲蛙鳴此起彼落,眼前的景色有點讓人太感動。

索性在四下無人的小路上躺下,豆腐載了星空app,開始辨認頭頂的星座,大熊、小熊、獅子、烏鴉、處女......甚至還看到移動速度與路徑十分奇異的光點,疑似幽浮(?)

直到全蝕漸漸結束,月亮重新主宰了夜空的光芒,地上都被印出了清晰的影子。

月色下,兩人兩狗一起走回家,心裡浮現了這首Suming的〈星星〉的旋律。美好的,奇幻的夜晚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W_nnvhC-vs&ab_channel=%E9%A2%A8%E5%92%8C%E6%97%A5%E9%BA%97%E5%94%B1%E7%89%87%E8%A1%8CAGoodDayRecords

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芭蕉與詩

 『一篇文字是否只是單純「為了寫些什麼而寫」,那種「多餘」的感覺,是看得出來的。可以的話我想盡量避免這件事情,在真的有「不得不說出來的話」出現時才說。如果從這個角度想,花在耕耘生命的力氣或許會比耕耘文字本身更多上許多。

希望生命具備的重量跟文字本身是能夠完全契合的,兩者必須步調一致。讀到這樣的文章會讓人非常舒暢。』--日記2021.3.35

前段日子裡,時常會有一種內在有很多很滿的「什麼」,拿起筆或打開鍵盤,卻語塞說不出幾個字的感受。

上週正好忙碌告一段落的時候,天空積著厚重的烏雲,好像要降下大雨又遲遲未下。ㄇ傳訊來問我要不要他們家自己種的芭蕉,便帶院子裡吃不完的木瓜去交換,也順道從ㄇ家借來幾本詩集。

ㄇ是從大學時期就開始追蹤的一位作家,出版過詩集,去年的一部作品還得了獎。來台東後因緣際會認識,一起吃過幾次飯。在台東時常會有一種感受,看似平凡的鄉間其實臥虎藏龍,住了許多厲害人物,然而相處起來真的又很像只是隔壁會穿著拖鞋吊嘎走出來散步遛狗、照面打招呼隨興聊幾句的鄰居,沒什麼距離感。

進到他們家,一邊閒聊著,ㄇ一邊從一整面牆的書架上取下一本本她推薦的詩集,不知不覺就堆成了一座小山。ㄇ出去遛狗,讓我坐在木頭地板上自己慢慢翻看挑選喜歡的。

一直覺得自己沒有什麼讀詩的體質,直到最近才開始對詩產生了興趣,或許是想知道如何能夠用精準的文字來捕捉對世界的觀察與思考。

帶著兩串芭蕉與三本詩集回家(本來打算借更多,ㄇ看了那一大疊書說:嗯......你要不要考慮先借2、3本,看完再來借?)離開前跟ㄇ聊了一下對詩的看法,ㄇ說她覺得大概就是你有想要對這個世界說些什麼、並找到了適合的方式說出來吧。

有時候能看懂一些詩,有時候看不懂。看不懂的時候或許是現階段的自己,和詩人所正在思考的事情是有距離的吧。這樣想便不會總覺得看不懂詩的自己很笨了。

雖然不會寫詩,但讀詩集的過程中,卻彷彿讓心裡遲滯已久的文字河流重新流動起來。閱讀是能夠幫助培養語感的,這件事果然沒錯。那些清澈如雨滴,晶瑩如雪花,鋒利如刀的字,穿透了堵塞的什麼,讓人重新覺得,好想、好想寫啊。寫想對這個世界說的話。

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4月14日到5月12日

 「我就是想說,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地方能夠幫上妳一點忙的,也來煮飯給妳吃、提醒妳要好好吃飯......」

記得是在某一天下著雨的午後,我們坐在走廊上躲雨挑著馬鈴薯,幾隻狗狗趴在身旁昏昏欲睡。妳說這段話的時候,我看著馬鈴薯的眼中忍不住冒出淚水打轉。

4月14日到5月12日,若不是月曆提醒,真不知道一個月這麼快就過去了。這好像是我們長大以後,許久許久不曾有過的朝夕相處這麼長的一段時間。

挖馬鈴薯、除草、巡田、淋著大雨騎車去關山、看《聽見歌 再唱》、逛賣場採買、料理三餐、帶狗狗們去堤岸散步、躺在院子看星星、游泳、泡溫泉......

不知道是否是上天的安排讓妳在此時,不畏辛苦推著南希的推車大老遠來到鹿野,陪我度過這一段,不論內在外在都極為混亂辛苦、充滿風暴的一個月。

我期待自己能夠做為更有能量的存在,在妳來的這段時間盡量多帶給妳美好的體驗,然而實際上我時常困在自己的憂愁心事裡,或是操煩農務苦著一張臉忙進忙出,沒心思跟妳說上幾句話。結果多半是妳照顧我居多,當我因為低落或勞累食不下嚥,妳依然用盡心思變出一道又一道充滿愛與能量的料理,聽我崩潰落淚並伸手給予鼓勵與擁抱。

當我對於自己的存在失去信心,在這些日常相處的細節中,妳一再提醒我的是--要用心去對待生命中你真正重視的事物。要去愛它,去感謝,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

妳跟南希要回去的那天,萬里無雲,天氣炎熱。在車站門口匆匆擁抱話別後,目送妳進了月台,才忽然驚覺剛才幫妳背著的包包忘了還給妳!離發車還有兩分鐘,趕緊衝到票口,熱心的站務員接過背包,跑進月台及時找到並將背包還給妳,才真正地,妳們離開了鹿野。

回到家中,悶熱的午後腦袋昏昏沉沉,往床上一倒,側過頭就發現床邊書櫃妳留下了一本《女子山海》。抽出裡面夾著的字條,讀著讀著又紅了眼眶。

走出房間,夕陽已經落到了中央山脈後方,比山脈西側的城市,更西側之處。站在屋後湖畔看著向晚的山與雲,心裡有點感傷。風景本身不一定有意義,但是曾經跟某些人在同一片風景裡一起經歷了某些事,會讓風景不再只是風景,看著風景時,眼中從此有了「我們」的身影在其中。在這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環繞、看不到日出與日落、但看得到藍天與星空的地方,從此也有了妳們的身影。

謝謝妳,永遠的朋友、姊妹、家人。祝福能夠有力量地成為自己,不用去成為任何人,只要作為妳就好,真實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