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雨一直下
如果這雨再下九百九十九天,應該會下出一座魚缸。
然後我們就在魚缸裡游,所有的歌聲都被藍藍的水吸走。
擺著剛剛獲得的魚鰭,讓我往你游。
『風吹不散,頭頂的藍。故事在胸口積成一團。』
然後從此我答應,把小塵埃掃落,去忘記隱喻該怎麼說,只說最明白的故事。
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城堡
聽到古典樂,尤其是小提琴的演奏,總是會將你帶到某個空間中。
『城堡』。
那其實不是城堡,而是爸媽的大學友人所建的補習班兼自家住宅。仿歐式城堡風格的建築,關於具體空間的細節其實已經記得不多,僅存的印象就是一間很大、有好幾層樓、好多房間、好多樓梯的一個夢幻般的房子。
城堡。
大學友人夫婦,相對而言,大概說得上是接近上流社會那樣的人物吧?還小的時候,夫婦不時會邀請許多親朋好友到家中聚會。這些友人多半是他們補習班的學生家長、或是「音樂圈」的好友。
印象最深的一次聚會,幾乎每家的小孩都要帶來一曲樂器表演,不是小提琴,便是鋼琴。那時候剛學琴才沒多久的你,還有準備一首曲子,不過當天早上從家裡出發前就耍賴說我不要彈了。
後來你也確實沒彈,但聽了很多年紀跟你差不多卻非常「厲害」的演奏。那場聚會中有好多你也沒看過的家庭,像是另外一個世界的,從小栽培小孩學習古典樂的家庭。
簡直就像是在暗中較勁誰家的小孩比較厲害一般。那時的你隱隱有感覺到這樣的氣氛。
*
「你家女兒學琴多久?」用餐時間,一名身穿黑衣的女士,因為就坐在隔壁,於是和你媽媽閒談起來。
「差不多快一年吧。」
「可以單獨把小指抬起來嗎?」
媽媽用眼神示意你試試看,你聽話地將手平攤在桌上,抬起小指。
「那還不錯嘛。」女士快速地瞥了一點,只這麼回答,然後很快加入另一群人的話題。
這位女士的女兒非常會彈琴。稍晚你們還有跟著她到她女兒學琴的琴房。你被叫去坐在旁邊的椅子上就近「觀摩」她彈琴。女孩的手指用你想都沒想過的方式在琴鍵上舞動著,而她才比你大幾歲。
女兒彈琴的時候,女士就站在一旁,雙眼像老鷹一般地緊盯著她。
為了栽培女兒,他們家買了一台價格昂貴的平台鋼琴。數字忘了,品牌忘了,好像是史坦威還什麼的,只知道反正就很貴很貴。
回家的車上,媽媽和爸爸在前座閒談:
「欸,如果葦如也這麼有天分,你會買一台史坦威給她嗎?」
爸爸搔了搔腦袋:「嗯......買吧!」
「欸,葦如,你看,爸爸也說會買給你耶!」
你「喔」地回應了一聲,腦袋裡卻在想著別的事,想著稍早在琴房那台鋼琴旁邊,看著女孩彈琴的畫面。
彈琴快樂嗎?
後來你一直學琴到國中二年級,使用的一直是家中那台二手直立式鋼琴。然後覺得面對著樂譜再也沒有感覺。停止學琴了。
*
主人夫婦有兩個兒子,也都有學音樂。大兒子比我大三歲,是一個高高的、略為纖瘦、有著一雙明亮大眼、俊俏五官、又有一點文靜敏感藝術家氣質的男孩子。
他的小提琴拉的好好聽,而且很會畫畫。那棟城堡的走廊上,掛著好多出自他雙手的裱框畫作。
『住在城堡中的王子』。
在小女孩的年紀裡,總還是存著那麼一點隱微的崇拜。
在主人夫婦搬進這座城堡之前,是住在比較小的、一般的房子,那時候你們家就常常去拜訪了,兩家人的小孩也經常玩在一起。那時候,王子還不是王子,並沒有什麼特別鮮明的印象。
在城堡的空間之中,似乎男孩帶著藝術家氣質的身影變得飄渺了,有距離了。
往後當你回想,最先想到的總是男孩站在柔黃而高貴的燈光下,小提琴以優雅的姿態架上肩,一曲悠揚,在磚砌的城堡中不斷迴盪。
*
城堡年輕漂亮的女主人,好像並不是那麼快樂。
她有好大好大的廚房,煮的一手好菜。
你最記得她的拼布,有好多好美的布料,織在一起變成棉被、提袋、織成一片如魔法般的夢幻。
她說她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學彈鋼琴。現在她家裡有一台很美的平台鋼琴。
可是她好像並不是那麼快樂。
*
住在城堡中的這一家人,好像並不是那麼快樂。
*
下著雨的週六,你們家受邀到爸媽大學友人的家中作客。不是住在城堡的那一家人,是住在巷弄中一個小社區、只有一層樓的普通住家。
這裡燈光也柔黃,剛好能圍坐九人的餐桌上擺著家常菜,和隨興倒出的一些酒。
他們的子女也學音樂。家中的CD櫃上擺了滿滿的古典樂CD。你看過他們家的女兒拉小提琴,就在他們自家的客廳,沒有城堡高貴的吊燈,但是看起來好快樂好快樂。
飯間的笑鬧閒談,聊到了共同熟識的,住在城堡中的友人夫婦。
童年時期如王子般崇拜的男孩也長大了,出國留學一年後回來也跟你在相同城市的不同大學念藝術。那如罩了一層夢幻泡泡般,有距離地嚮往著的王子,如今想來只是一個,喔,曾經認識過而已經想不太起樣貌的,童年玩伴。
飯後主人放了最近剛在國際小提琴大賽得獎的年輕樂手的影片,聽著小提琴演奏,你又被帶回那座城堡之中。
迴盪著高貴古典樂,卻又憂鬱的,一座城堡。
『城堡』。
那其實不是城堡,而是爸媽的大學友人所建的補習班兼自家住宅。仿歐式城堡風格的建築,關於具體空間的細節其實已經記得不多,僅存的印象就是一間很大、有好幾層樓、好多房間、好多樓梯的一個夢幻般的房子。
城堡。
大學友人夫婦,相對而言,大概說得上是接近上流社會那樣的人物吧?還小的時候,夫婦不時會邀請許多親朋好友到家中聚會。這些友人多半是他們補習班的學生家長、或是「音樂圈」的好友。
印象最深的一次聚會,幾乎每家的小孩都要帶來一曲樂器表演,不是小提琴,便是鋼琴。那時候剛學琴才沒多久的你,還有準備一首曲子,不過當天早上從家裡出發前就耍賴說我不要彈了。
後來你也確實沒彈,但聽了很多年紀跟你差不多卻非常「厲害」的演奏。那場聚會中有好多你也沒看過的家庭,像是另外一個世界的,從小栽培小孩學習古典樂的家庭。
簡直就像是在暗中較勁誰家的小孩比較厲害一般。那時的你隱隱有感覺到這樣的氣氛。
*
「你家女兒學琴多久?」用餐時間,一名身穿黑衣的女士,因為就坐在隔壁,於是和你媽媽閒談起來。
「差不多快一年吧。」
「可以單獨把小指抬起來嗎?」
媽媽用眼神示意你試試看,你聽話地將手平攤在桌上,抬起小指。
「那還不錯嘛。」女士快速地瞥了一點,只這麼回答,然後很快加入另一群人的話題。
這位女士的女兒非常會彈琴。稍晚你們還有跟著她到她女兒學琴的琴房。你被叫去坐在旁邊的椅子上就近「觀摩」她彈琴。女孩的手指用你想都沒想過的方式在琴鍵上舞動著,而她才比你大幾歲。
女兒彈琴的時候,女士就站在一旁,雙眼像老鷹一般地緊盯著她。
為了栽培女兒,他們家買了一台價格昂貴的平台鋼琴。數字忘了,品牌忘了,好像是史坦威還什麼的,只知道反正就很貴很貴。
回家的車上,媽媽和爸爸在前座閒談:
「欸,如果葦如也這麼有天分,你會買一台史坦威給她嗎?」
爸爸搔了搔腦袋:「嗯......買吧!」
「欸,葦如,你看,爸爸也說會買給你耶!」
你「喔」地回應了一聲,腦袋裡卻在想著別的事,想著稍早在琴房那台鋼琴旁邊,看著女孩彈琴的畫面。
彈琴快樂嗎?
後來你一直學琴到國中二年級,使用的一直是家中那台二手直立式鋼琴。然後覺得面對著樂譜再也沒有感覺。停止學琴了。
*
主人夫婦有兩個兒子,也都有學音樂。大兒子比我大三歲,是一個高高的、略為纖瘦、有著一雙明亮大眼、俊俏五官、又有一點文靜敏感藝術家氣質的男孩子。
他的小提琴拉的好好聽,而且很會畫畫。那棟城堡的走廊上,掛著好多出自他雙手的裱框畫作。
『住在城堡中的王子』。
在小女孩的年紀裡,總還是存著那麼一點隱微的崇拜。
在主人夫婦搬進這座城堡之前,是住在比較小的、一般的房子,那時候你們家就常常去拜訪了,兩家人的小孩也經常玩在一起。那時候,王子還不是王子,並沒有什麼特別鮮明的印象。
在城堡的空間之中,似乎男孩帶著藝術家氣質的身影變得飄渺了,有距離了。
往後當你回想,最先想到的總是男孩站在柔黃而高貴的燈光下,小提琴以優雅的姿態架上肩,一曲悠揚,在磚砌的城堡中不斷迴盪。
*
城堡年輕漂亮的女主人,好像並不是那麼快樂。
她有好大好大的廚房,煮的一手好菜。
你最記得她的拼布,有好多好美的布料,織在一起變成棉被、提袋、織成一片如魔法般的夢幻。
她說她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學彈鋼琴。現在她家裡有一台很美的平台鋼琴。
可是她好像並不是那麼快樂。
*
住在城堡中的這一家人,好像並不是那麼快樂。
*
下著雨的週六,你們家受邀到爸媽大學友人的家中作客。不是住在城堡的那一家人,是住在巷弄中一個小社區、只有一層樓的普通住家。
這裡燈光也柔黃,剛好能圍坐九人的餐桌上擺著家常菜,和隨興倒出的一些酒。
他們的子女也學音樂。家中的CD櫃上擺了滿滿的古典樂CD。你看過他們家的女兒拉小提琴,就在他們自家的客廳,沒有城堡高貴的吊燈,但是看起來好快樂好快樂。
飯間的笑鬧閒談,聊到了共同熟識的,住在城堡中的友人夫婦。
童年時期如王子般崇拜的男孩也長大了,出國留學一年後回來也跟你在相同城市的不同大學念藝術。那如罩了一層夢幻泡泡般,有距離地嚮往著的王子,如今想來只是一個,喔,曾經認識過而已經想不太起樣貌的,童年玩伴。
飯後主人放了最近剛在國際小提琴大賽得獎的年輕樂手的影片,聽著小提琴演奏,你又被帶回那座城堡之中。
迴盪著高貴古典樂,卻又憂鬱的,一座城堡。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再見合流溪,棉條、月經與登山
期待了好久好久的合流溪,卻因為出發前兩日月經來而去不成了。
剛發現月經來的時候真的真的很掙扎,如果考慮用棉條的話,其實還是可以下水,可是問題在於我沒有用過,上網爬了很多文,還詢問了雅欣,覺得不確定性還是太高......棉條畢竟因為是要塞進陰道裡面,使用不熟練的話,在山上而且又是我同樣不熟悉的溯溪,而且也不太了解自己使用起來的情況,說不準到底有沒有辦法成功出隊。
反覆考慮了一個晚上,覺得越早給出確定的答案對於整個隊伍來說越好,最後還是下定決心不去了。真的,真的好難過啊,期待這麼久的第一個溯溪隊,而且還是合流溪,合流西耶QQ尤其前陣子才剛看完找路,雖然砲台山跟合流溪只佔了找路中的一小部分,還是好嚮往,好想親自拜訪他們。背包、裝備都借了,充滿期待的上山心情......卻因為經期而一切再見了。
其實經期本來就差不多會在月底、月初這附近來,可是一方面我經期本來就不是非常固定,大概有兩個禮拜的變動範圍,根據最近幾次算起來,本來以為差不多會是下禮拜......一直抱持著不會碰到它的信念,想不到它還是算準時間找上門來了。
會這麼扼腕,也是因為想到如果自己早一點學會用棉條,說不定還是可以去。前一陣子就因為身邊許多朋友不約而同地推薦棉條的好處,有過想要用用看的想法。受到這次溯溪隊去不成的刺激,立馬跑去屈臣氏買了蘇菲的導管式棉條,下定決心要從這次開始挑戰Q口Q!!
--以下開始是關於陰道與棉條的探索,請斟酌觀看XD--
雖然是這樣......可是心理障礙還是好大(掩面),沒錯!!在這個首度嘗試要把東西塞進陰道的時刻,我才知道自己對於女性的陰道多麼無知,這可是自己身體的一部份啊!!以前的健康教育怎麼都沒有教我們要怎麼塞東西進陰道啊!!(?
幸好現在網路資源豐富,又爬了很多教學文,深呼吸三百次......牙一咬,拆開一包棉條,關進廁所開始首度挑戰。
過程真的是驚心動魄(?),好啦我應該算是第一次就很成功的>"< 根據前輩們的經驗從量少型開始嘗試。一開始真的是很驚恐,真的、真的可以把這個導管塞進去嘛!?真的嗎不要騙我!?一開始真的怎麼樣都推不進去,還沾了滿手鮮血,而且還會覺得痛。(至於網路上看到很多對於處女膜的疑慮我倒是完全沒有,處女膜管它去死XD)
驚恐之下還是奮力而緩慢的一邊橋角度一邊推導管,然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某個角度開始導管非常順利地滑了進去!!這......這難道就是神奇的陰道!!!(詭異的驚嘆)成功推入導管、推入棉條,然後抽出導管、完成!!!!!
那個瞬間真是內心狂喜啊,好像完成了什麼世界挑戰。棉條塞得很成功,是說明書上的如果塞對位置就不會有感覺的狀態,太好了(痛哭)我本來超怕如果卡在一半的話怎麼辦。
塞完發現自己除了很想對天吶喊「我成功了啊啊啊啊啊啊!」的狂喜之餘,還是有點驚魂未定,甚至還有點顫抖XD畢竟是跟自己的陰道第一次親密接觸嘛!呼呼,感覺跟陰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呀>///< (啥
不過,感覺要能夠面不改色地使用棉條,還要適應很長一段時間呀~
---探索結束---
雖然成功使用了棉條,但是月經來到底能不能去溯溪呢?再次很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我想,能避免的話還是盡量避免吧,因為經期來的時候,還是盡量不要讓身體處在濕透冰冷的狀態。(有些比較極端的作法還會告訴你經期間不要洗頭,我想對這一派的人來說,經期間還整天泡在冰水裡應該是絕對的禁忌吧XD)
可能也要考慮個人體質。其實跟登山一樣,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並衡量是最重要的。像我自己在經期間是完全不會經痛或不舒服,頂多會比較容易累和嗜睡,不過若是在爬山的狀態中,就不太會有平常經期來時無力的感覺。
第一次知道棉條這個東西,就在想說它可能蠻適合女性登山的。首先若是爬山碰到經期或是預想會碰到經期,就要帶一大堆衛生棉,而且使用之後會變成吸飽血的垃圾,要攜帶這一大堆垃圾實在有點煩,特別縱走隊的話,還要揹著它們好多天。
而且登山畢竟就是一直處在運動中的狀況,一直走路,外漏是難免的,清潔又很不便。如果是比較低海拔的山或是夏天,用衛生棉那種濕濕黏黏的感覺也很不舒服。
如果是棉條的話,不只可以減低垃圾量,也不太會漏出來,可以大大提升乾爽的程度。考慮到這些,就會覺得蠻想試試帶棉條去爬山。
雖然我是那種經期不會不舒服的人,第一次在山上碰到經期,還是有種「唉~完蛋了!!」的悲劇感。不過多經驗幾次之後,就漸漸習以為常了。
我想溯溪也是這樣吧,如果真的是很想去的地方,等我習慣用棉條之後,就算經期來還是會棉條一塞就出發。爬山也是啊,想去的地方就要把握機會去,不會特別避開經期。只要平常就勤奮地記錄經期、掌握自己的狀況,就可以做足準備,不會再這樣碰到經期突然來、手足無措的情況。
結束合流溪的送行,心情真的是很複雜呀。原本我也是要出發的人之中的一員呢,卻從「我們」變成了「你們」。看著大家帶著背包、裝備上車離去,雖然下著大雨,還是好羨慕好羨慕喔......
沒關係的,錯過這次機會,合流溪呀合流溪,還是會再去看你的!
剛發現月經來的時候真的真的很掙扎,如果考慮用棉條的話,其實還是可以下水,可是問題在於我沒有用過,上網爬了很多文,還詢問了雅欣,覺得不確定性還是太高......棉條畢竟因為是要塞進陰道裡面,使用不熟練的話,在山上而且又是我同樣不熟悉的溯溪,而且也不太了解自己使用起來的情況,說不準到底有沒有辦法成功出隊。
反覆考慮了一個晚上,覺得越早給出確定的答案對於整個隊伍來說越好,最後還是下定決心不去了。真的,真的好難過啊,期待這麼久的第一個溯溪隊,而且還是合流溪,合流西耶QQ尤其前陣子才剛看完找路,雖然砲台山跟合流溪只佔了找路中的一小部分,還是好嚮往,好想親自拜訪他們。背包、裝備都借了,充滿期待的上山心情......卻因為經期而一切再見了。
其實經期本來就差不多會在月底、月初這附近來,可是一方面我經期本來就不是非常固定,大概有兩個禮拜的變動範圍,根據最近幾次算起來,本來以為差不多會是下禮拜......一直抱持著不會碰到它的信念,想不到它還是算準時間找上門來了。
會這麼扼腕,也是因為想到如果自己早一點學會用棉條,說不定還是可以去。前一陣子就因為身邊許多朋友不約而同地推薦棉條的好處,有過想要用用看的想法。受到這次溯溪隊去不成的刺激,立馬跑去屈臣氏買了蘇菲的導管式棉條,下定決心要從這次開始挑戰Q口Q!!
--以下開始是關於陰道與棉條的探索,請斟酌觀看XD--
雖然是這樣......可是心理障礙還是好大(掩面),沒錯!!在這個首度嘗試要把東西塞進陰道的時刻,我才知道自己對於女性的陰道多麼無知,這可是自己身體的一部份啊!!以前的健康教育怎麼都沒有教我們要怎麼塞東西進陰道啊!!(?
幸好現在網路資源豐富,又爬了很多教學文,深呼吸三百次......牙一咬,拆開一包棉條,關進廁所開始首度挑戰。
過程真的是驚心動魄(?),好啦我應該算是第一次就很成功的>"< 根據前輩們的經驗從量少型開始嘗試。一開始真的是很驚恐,真的、真的可以把這個導管塞進去嘛!?真的嗎不要騙我!?一開始真的怎麼樣都推不進去,還沾了滿手鮮血,而且還會覺得痛。(至於網路上看到很多對於處女膜的疑慮我倒是完全沒有,處女膜管它去死XD)
驚恐之下還是奮力而緩慢的一邊橋角度一邊推導管,然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某個角度開始導管非常順利地滑了進去!!這......這難道就是神奇的陰道!!!(詭異的驚嘆)成功推入導管、推入棉條,然後抽出導管、完成!!!!!
那個瞬間真是內心狂喜啊,好像完成了什麼世界挑戰。棉條塞得很成功,是說明書上的如果塞對位置就不會有感覺的狀態,太好了(痛哭)我本來超怕如果卡在一半的話怎麼辦。
塞完發現自己除了很想對天吶喊「我成功了啊啊啊啊啊啊!」的狂喜之餘,還是有點驚魂未定,甚至還有點顫抖XD畢竟是跟自己的陰道第一次親密接觸嘛!呼呼,感覺跟陰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呀>///< (啥
不過,感覺要能夠面不改色地使用棉條,還要適應很長一段時間呀~
---探索結束---
雖然成功使用了棉條,但是月經來到底能不能去溯溪呢?再次很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我想,能避免的話還是盡量避免吧,因為經期來的時候,還是盡量不要讓身體處在濕透冰冷的狀態。(有些比較極端的作法還會告訴你經期間不要洗頭,我想對這一派的人來說,經期間還整天泡在冰水裡應該是絕對的禁忌吧XD)
可能也要考慮個人體質。其實跟登山一樣,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並衡量是最重要的。像我自己在經期間是完全不會經痛或不舒服,頂多會比較容易累和嗜睡,不過若是在爬山的狀態中,就不太會有平常經期來時無力的感覺。
第一次知道棉條這個東西,就在想說它可能蠻適合女性登山的。首先若是爬山碰到經期或是預想會碰到經期,就要帶一大堆衛生棉,而且使用之後會變成吸飽血的垃圾,要攜帶這一大堆垃圾實在有點煩,特別縱走隊的話,還要揹著它們好多天。
而且登山畢竟就是一直處在運動中的狀況,一直走路,外漏是難免的,清潔又很不便。如果是比較低海拔的山或是夏天,用衛生棉那種濕濕黏黏的感覺也很不舒服。
如果是棉條的話,不只可以減低垃圾量,也不太會漏出來,可以大大提升乾爽的程度。考慮到這些,就會覺得蠻想試試帶棉條去爬山。
雖然我是那種經期不會不舒服的人,第一次在山上碰到經期,還是有種「唉~完蛋了!!」的悲劇感。不過多經驗幾次之後,就漸漸習以為常了。
我想溯溪也是這樣吧,如果真的是很想去的地方,等我習慣用棉條之後,就算經期來還是會棉條一塞就出發。爬山也是啊,想去的地方就要把握機會去,不會特別避開經期。只要平常就勤奮地記錄經期、掌握自己的狀況,就可以做足準備,不會再這樣碰到經期突然來、手足無措的情況。
結束合流溪的送行,心情真的是很複雜呀。原本我也是要出發的人之中的一員呢,卻從「我們」變成了「你們」。看著大家帶著背包、裝備上車離去,雖然下著大雨,還是好羨慕好羨慕喔......
沒關係的,錯過這次機會,合流溪呀合流溪,還是會再去看你的!
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遙遙南一段(不定期修改更新)
選一首遼闊的歌作為背景,開始起筆寫下關於這年夏天,南一段的回憶吧!(照片多取自國軒和鈺恆拍的:P)
原本是南二段的榆凱考核隊,到半途被砍了一段變成南一,不過對我來說,只要能上山、走縱走就很開心,那時候也還沒開始嘗試了解各種路線,搞不太清楚什麼南一南二的,對於南一段就抱持著高山縱走傳統路的想像,而且是以吃喝玩樂出名的榆凱開的隊耶,應該是不會太困難吧!
南一段其實封閉很久了,雖然還是持續有人在爬黑山,但記錄並不好找,寫的好的紀錄也都要追溯到十幾年前去了,近幾年找的到的,大多是社會隊伍圖文並茂的遊記式紀錄。
『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
雖然南一段流傳著這麼一句可怕的打油詩,卻沒有很放在心上。不得不承認自己有點太輕忽大意了,總覺得走到現在,應該已經比以前厲害了吧!也沒有像第一次縱走前一樣怕得要命、像寒假走大鬼西亞欠前一樣認真地練跑。因為帶著些許的輕忽,上山後還真的有種,非預期地、被紮紮實實教訓了一頓的感覺。
難纏的植被、漫長的路途、無盡的陡坡、傷膝蓋的陡下、午後的雷雨......
原本以為會是比較輕鬆的一隊縱走,卻變成目前為止,我覺得走起來最辛苦的一隊。路線本身或許不是最難的,關鍵的差異在先前我沒有想到會這麼難走吧!
下山後回想起來,就像是山林重新讓我上了一課。很感激走了這麼一趟,雖然在山上常常覺得又累又濕又冷又熱又辛苦,可是果然還是很懷念很懷念呢,位在中央山脈南端的這一條漫漫長路,看到了許多難忘的美麗風景,度過許多歡樂的時光...這也會是那種,許多年後回想起來,心中會又開心又懷念,因此而覺得酸酸的六天吧:P
一天一天地,來慢慢回想它吧。
2015.7.25 Day 0 清大-->台東關山-->南橫-->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
在台北換乘火車,翻越北海岸,與東部的山田海岸說聲:好久不見!飛越般的普悠瑪號(飛越的同時也晃動得厲害:P)翻轉我對來東部總是要舟車勞頓大半天以上的印象,不過也因為以前來東部總是慢慢一天一天推進,才會有對這邊的景色特別珍惜的感覺。
在台東關山補充最後的糧食,之後就乘包車前往南橫啦!因為火車誤點,錯過了管制開放通車的時間,下午四點半到達六口溫泉站,還要等半小時才能繼續前進。不過沒關係~就在這邊讓腳泡泡溫泉休息一下,還可以煮好吃的溫泉蛋XD 領隊特製的煮蛋神器真是太厲害了!
到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之後,選了入口處有屋頂遮蔽的地方過夜。
吃晚餐前先爬上去現在已經關閉了的遊客中心逛逛探險。依稀記得大概國小五、六年級左右,全家有過一趟南橫旅行,那時候的南橫還能全線通車,一路上的景點都還很熱鬧。來之前沒有特別想起這段,直到走到遊客中心前的觀景台,以前的記憶才鮮明的浮上來。
啊啊,我來過這個地方呢!
遊客中心旁的管理站還有工作人員,而且還有一隻小黑狗躲在山坡上,一直對我們吠叫,可以看出來牠很努力想表現出有威脅性的樣子,但怎麼聽都毫無威脅性XD 叫到最後聽起來都像哀鳴了,試著想接近牠,結果牠還是很害怕一直逃跑。唉~好吧,本來還想說能不能收服牠的。
結果我們轉身離開之後,牠還跑出來繼續叫,說不定內心深處其實不捨我們離去!?(自行腦補XD) 決定稱牠為傲嬌小黑~
結果回到落腳處,居然有另一隻小黑狗撲面而來!這隻完全不怕人,看起來肥嘟嘟的,應該平常遊客都會餵食牠,我們也一直分便當的飯給牠和另外兩隻大狗吃,讓榆凱非常憤怒XD 因為我們寧願餵狗也不把飯給他吃... (因為狗狗真的很可愛嘛~)
和向陽小黑玩了好久,累了就倒下來睡、醒來就開始蹦蹦跳,完全的小狗性格,晚上我們要睡覺了還一直衝到地布上,要不斷驅趕牠,把牠抱走還一臉無辜。
隔天早上起床之後就沒有看到牠了。沒有告別呢,但牠應該不會覺得不捨吧?還是會每天無憂無慮地在向陽打滾玩耍、向登山客和露營的遊客討食物吃,然後很快地長大。希望她可以幫忙照顧傲嬌小黑,不然傲嬌小黑好瘦小:P
真想念向陽小黑呢,希望牠快快樂樂的!
難得悠哉的DAY 0,晚安,明天開始正式上路囉!
2015.7.26 Day1 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進涇橋登山口-->3026庫哈諾幸山屋-->單攻庫哈諾幸山
早上五點,天微亮,一行人就整裝出發,走高繞路繞過管制站。不過...管制站的狗群們叫得非常猛烈,我們根本徹底地被發現了吧= =
由於南橫開放通車只到向陽,接下來從向陽(約152K)到進涇橋(137.3K),要踢15K的公路啊T T 從向陽出發之後就是無盡的上坡公路,雖然坡度不陡,可是走硬梆梆的柏油路面真的好痛苦,比林道更難受。
七點半到達啞口--關山隧道出現在眼前。這也是小時候那趟南橫之旅,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景點。那時候我們家把車停在這裡,然後去爬了關山嶺山。榆凱比手畫腳說明著這裡以前的樣貌,但我只記得隧道前停了很多賣小吃的攤販。
當時買熱湯的那個攤販,有一個大概七八歲的小孩子,跟著爸媽一起在啞口做生意。不知道為什麼對他被曬得紅通通的臉頰印象特別深刻,再次來到啞口這個地方,最先跳入腦中的,是他當年在空地上四處打轉、自己找樂子玩耍的身影。當時的我在想著什麼因此而記住了他呢?這我倒是想不太起來了。
將近十年前熱鬧的關山大隧道,現在是一片碎石地、工程車輛來去施工中的另一番景象,回憶和現在的景象重疊,有點恍惚。不知道關山嶺山的登山口在哪裡?
走進關山大隧道,大概到中間完全伸手不見五指呀!而且超級冷的,頭頂上滴滴答答,有搭建導水的屋頂把水流導到兩邊的排水溝。在徹底的黑暗裡走了一段時間才重見光明,來到隧道另外一邊,大家在隧道口又拍了一些照片,才上背繼續出發。
接下來就是下坡路了,隧道這一端道路狀況比另一端好得多,幾乎沒有崩塌和施工。雖然是下坡,可是還是走的好痛苦...總覺得其他人都走得好快,雖然內心一直催促自己要加快速度,可是就是沒有辦法,還是落到了最後面T T 剩下皓翔跟我,其他人都轉眼間無影蹤了,不過他應該追得上其他人只是在等我吧。進涇橋怎麼還不到啊啊啊~~
大概在138.8K左右,突然有一輛發財車迎面開過來,司機大哥此時如從天而降的神聖大天使般開口:「我們載你們過去吧!」
還愣住不知道什麼情況,發財車已經掉頭,皓翔也跳上了後座...馬上跟著跳上去啊!太感動了,突然覺得走得慢真是太幸運了XD
開著發財車的是三位原住民大哥,一路上又把國軒、鈺恆、以萱都撿上車,然後一直到離進涇橋兩百公尺左右才遇到飆最快的榆凱跟浚名!據說他們當下很糾結到底要不要上車,都剩兩百公尺了~哈哈
開外掛在九點半抵達進涇橋,三位大哥掉頭又經過之後還很熱情地贈送我們兩瓶冰水,真是太感謝他們了~
大家踢了這麼一長段公路,累到不行,先在橋邊坐下來吃東西休息,一直到十點才出發。橋邊溪水潺潺,水量很大,可以到這邊再取行動水,不過大家好像都一開始就把水打包進背包了。
從西邊的登山口出發,接下來就是綿延不盡的陡上~陡上~階梯陡上~在南橫封閉以前,南橫三星之一的庫哈諾辛是熱門的登山路線,這段從進涇橋到3026山屋的路不只架了許多木梯,路也非常大條清楚好走,還有指標路牌和里程碑。
可是重裝陡上還是好熱,而且好累呀。可能是先前走公路已經有點走到腳壞掉了,快到山屋之前隱隱感到膝蓋後方的筋不太舒服,中午十二點到達山屋之後,趕緊丟下背包坐著休息。
山屋還蠻不錯的,裡面有分上下兩層,總共可以睡大約20人吧~後方有蓄水水塔,山屋前方隔著不遠處是廁所。
中午開始霧已經飄起,休息一下、吃個東西,接下來就是決定誰要去單功庫哈諾辛山了。領隊和腳痛的嚮導不去,剩下熱血的實領&新生XD 後來覺得自己去庫哈諾辛是有點錯誤的決定...因為到山屋的時候腳就已經不太舒服,應該要讓它休息一下而不是繼續走。
不過一方面覺得到庫哈諾辛的路很好走,沒有太多上升下降,又還蠻近的,而且不去的話會有點懊惱呀...結果實在很慘!因為我們到山頂之後沒多久就開始下雨,而且越下越大,來時路都變小溪流,到最後全身都濕掉QAQ!
路確實不難走,如果天氣好的話應該會是條舒服漂亮、可以看到不少展望的路徑和山頭,可惜四周一片白霧。回程那個雨真的非常大啊~前面的人衝超快,後面的人又不見蹤影,讓人不知道該追前面還是停下來等後面...好不容易才追上鈺恆,回到山屋才知道國軒衝超~級快,大概才花半小時就衝回山屋了=A=!
鞋子全濕、衣服也全濕,好冷啊......居然縱走第一天鞋子就濕掉了,這個情況見少視窄的我還是第一次遇上,心情真是沮喪,不過是午後雷陣雨,早上還是會有太陽,就期望白天熱一點可以把衣服和鞋子曬乾走乾吧!
卑南主山上出現了一道彩虹!(photo by 國軒)
原本是南二段的榆凱考核隊,到半途被砍了一段變成南一,不過對我來說,只要能上山、走縱走就很開心,那時候也還沒開始嘗試了解各種路線,搞不太清楚什麼南一南二的,對於南一段就抱持著高山縱走傳統路的想像,而且是以吃喝玩樂出名的榆凱開的隊耶,應該是不會太困難吧!
南一段其實封閉很久了,雖然還是持續有人在爬黑山,但記錄並不好找,寫的好的紀錄也都要追溯到十幾年前去了,近幾年找的到的,大多是社會隊伍圖文並茂的遊記式紀錄。
『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
雖然南一段流傳著這麼一句可怕的打油詩,卻沒有很放在心上。不得不承認自己有點太輕忽大意了,總覺得走到現在,應該已經比以前厲害了吧!也沒有像第一次縱走前一樣怕得要命、像寒假走大鬼西亞欠前一樣認真地練跑。因為帶著些許的輕忽,上山後還真的有種,非預期地、被紮紮實實教訓了一頓的感覺。
難纏的植被、漫長的路途、無盡的陡坡、傷膝蓋的陡下、午後的雷雨......
原本以為會是比較輕鬆的一隊縱走,卻變成目前為止,我覺得走起來最辛苦的一隊。路線本身或許不是最難的,關鍵的差異在先前我沒有想到會這麼難走吧!
下山後回想起來,就像是山林重新讓我上了一課。很感激走了這麼一趟,雖然在山上常常覺得又累又濕又冷又熱又辛苦,可是果然還是很懷念很懷念呢,位在中央山脈南端的這一條漫漫長路,看到了許多難忘的美麗風景,度過許多歡樂的時光...這也會是那種,許多年後回想起來,心中會又開心又懷念,因此而覺得酸酸的六天吧:P
一天一天地,來慢慢回想它吧。
2015.7.25 Day 0 清大-->台東關山-->南橫-->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
在台北換乘火車,翻越北海岸,與東部的山田海岸說聲:好久不見!飛越般的普悠瑪號(飛越的同時也晃動得厲害:P)翻轉我對來東部總是要舟車勞頓大半天以上的印象,不過也因為以前來東部總是慢慢一天一天推進,才會有對這邊的景色特別珍惜的感覺。
在台東關山補充最後的糧食,之後就乘包車前往南橫啦!因為火車誤點,錯過了管制開放通車的時間,下午四點半到達六口溫泉站,還要等半小時才能繼續前進。不過沒關係~就在這邊讓腳泡泡溫泉休息一下,還可以煮好吃的溫泉蛋XD 領隊特製的煮蛋神器真是太厲害了!
到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之後,選了入口處有屋頂遮蔽的地方過夜。
吃晚餐前先爬上去現在已經關閉了的遊客中心逛逛探險。依稀記得大概國小五、六年級左右,全家有過一趟南橫旅行,那時候的南橫還能全線通車,一路上的景點都還很熱鬧。來之前沒有特別想起這段,直到走到遊客中心前的觀景台,以前的記憶才鮮明的浮上來。
啊啊,我來過這個地方呢!
遊客中心旁的管理站還有工作人員,而且還有一隻小黑狗躲在山坡上,一直對我們吠叫,可以看出來牠很努力想表現出有威脅性的樣子,但怎麼聽都毫無威脅性XD 叫到最後聽起來都像哀鳴了,試著想接近牠,結果牠還是很害怕一直逃跑。唉~好吧,本來還想說能不能收服牠的。
結果我們轉身離開之後,牠還跑出來繼續叫,說不定內心深處其實不捨我們離去!?(自行腦補XD) 決定稱牠為傲嬌小黑~
結果回到落腳處,居然有另一隻小黑狗撲面而來!這隻完全不怕人,看起來肥嘟嘟的,應該平常遊客都會餵食牠,我們也一直分便當的飯給牠和另外兩隻大狗吃,讓榆凱非常憤怒XD 因為我們寧願餵狗也不把飯給他吃... (因為狗狗真的很可愛嘛~)
和向陽小黑玩了好久,累了就倒下來睡、醒來就開始蹦蹦跳,完全的小狗性格,晚上我們要睡覺了還一直衝到地布上,要不斷驅趕牠,把牠抱走還一臉無辜。
隔天早上起床之後就沒有看到牠了。沒有告別呢,但牠應該不會覺得不捨吧?還是會每天無憂無慮地在向陽打滾玩耍、向登山客和露營的遊客討食物吃,然後很快地長大。希望她可以幫忙照顧傲嬌小黑,不然傲嬌小黑好瘦小:P
真想念向陽小黑呢,希望牠快快樂樂的!
難得悠哉的DAY 0,晚安,明天開始正式上路囉!
向陽小黑(photo by 鈺恆)
2015.7.26 Day1 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進涇橋登山口-->3026庫哈諾幸山屋-->單攻庫哈諾幸山
早上五點,天微亮,一行人就整裝出發,走高繞路繞過管制站。不過...管制站的狗群們叫得非常猛烈,我們根本徹底地被發現了吧= =
由於南橫開放通車只到向陽,接下來從向陽(約152K)到進涇橋(137.3K),要踢15K的公路啊T T 從向陽出發之後就是無盡的上坡公路,雖然坡度不陡,可是走硬梆梆的柏油路面真的好痛苦,比林道更難受。
七點半到達啞口--關山隧道出現在眼前。這也是小時候那趟南橫之旅,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景點。那時候我們家把車停在這裡,然後去爬了關山嶺山。榆凱比手畫腳說明著這裡以前的樣貌,但我只記得隧道前停了很多賣小吃的攤販。
當時買熱湯的那個攤販,有一個大概七八歲的小孩子,跟著爸媽一起在啞口做生意。不知道為什麼對他被曬得紅通通的臉頰印象特別深刻,再次來到啞口這個地方,最先跳入腦中的,是他當年在空地上四處打轉、自己找樂子玩耍的身影。當時的我在想著什麼因此而記住了他呢?這我倒是想不太起來了。
將近十年前熱鬧的關山大隧道,現在是一片碎石地、工程車輛來去施工中的另一番景象,回憶和現在的景象重疊,有點恍惚。不知道關山嶺山的登山口在哪裡?
走進關山大隧道,大概到中間完全伸手不見五指呀!而且超級冷的,頭頂上滴滴答答,有搭建導水的屋頂把水流導到兩邊的排水溝。在徹底的黑暗裡走了一段時間才重見光明,來到隧道另外一邊,大家在隧道口又拍了一些照片,才上背繼續出發。
接下來就是下坡路了,隧道這一端道路狀況比另一端好得多,幾乎沒有崩塌和施工。雖然是下坡,可是還是走的好痛苦...總覺得其他人都走得好快,雖然內心一直催促自己要加快速度,可是就是沒有辦法,還是落到了最後面T T 剩下皓翔跟我,其他人都轉眼間無影蹤了,不過他應該追得上其他人只是在等我吧。進涇橋怎麼還不到啊啊啊~~
大概在138.8K左右,突然有一輛發財車迎面開過來,司機大哥此時如從天而降的神聖大天使般開口:「我們載你們過去吧!」
還愣住不知道什麼情況,發財車已經掉頭,皓翔也跳上了後座...馬上跟著跳上去啊!太感動了,突然覺得走得慢真是太幸運了XD
開著發財車的是三位原住民大哥,一路上又把國軒、鈺恆、以萱都撿上車,然後一直到離進涇橋兩百公尺左右才遇到飆最快的榆凱跟浚名!據說他們當下很糾結到底要不要上車,都剩兩百公尺了~哈哈
開外掛在九點半抵達進涇橋,三位大哥掉頭又經過之後還很熱情地贈送我們兩瓶冰水,真是太感謝他們了~
大家踢了這麼一長段公路,累到不行,先在橋邊坐下來吃東西休息,一直到十點才出發。橋邊溪水潺潺,水量很大,可以到這邊再取行動水,不過大家好像都一開始就把水打包進背包了。
從西邊的登山口出發,接下來就是綿延不盡的陡上~陡上~階梯陡上~在南橫封閉以前,南橫三星之一的庫哈諾辛是熱門的登山路線,這段從進涇橋到3026山屋的路不只架了許多木梯,路也非常大條清楚好走,還有指標路牌和里程碑。
可是重裝陡上還是好熱,而且好累呀。可能是先前走公路已經有點走到腳壞掉了,快到山屋之前隱隱感到膝蓋後方的筋不太舒服,中午十二點到達山屋之後,趕緊丟下背包坐著休息。
山屋還蠻不錯的,裡面有分上下兩層,總共可以睡大約20人吧~後方有蓄水水塔,山屋前方隔著不遠處是廁所。
中午開始霧已經飄起,休息一下、吃個東西,接下來就是決定誰要去單功庫哈諾辛山了。領隊和腳痛的嚮導不去,剩下熱血的實領&新生XD 後來覺得自己去庫哈諾辛是有點錯誤的決定...因為到山屋的時候腳就已經不太舒服,應該要讓它休息一下而不是繼續走。
不過一方面覺得到庫哈諾辛的路很好走,沒有太多上升下降,又還蠻近的,而且不去的話會有點懊惱呀...結果實在很慘!因為我們到山頂之後沒多久就開始下雨,而且越下越大,來時路都變小溪流,到最後全身都濕掉QAQ!
路確實不難走,如果天氣好的話應該會是條舒服漂亮、可以看到不少展望的路徑和山頭,可惜四周一片白霧。回程那個雨真的非常大啊~前面的人衝超快,後面的人又不見蹤影,讓人不知道該追前面還是停下來等後面...好不容易才追上鈺恆,回到山屋才知道國軒衝超~級快,大概才花半小時就衝回山屋了=A=!
鞋子全濕、衣服也全濕,好冷啊......居然縱走第一天鞋子就濕掉了,這個情況見少視窄的我還是第一次遇上,心情真是沮喪,不過是午後雷陣雨,早上還是會有太陽,就期望白天熱一點可以把衣服和鞋子曬乾走乾吧!
山屋外頭吊了一排濕透的雨衣雨褲、外套(photo by 國軒)
雷雨大概到下午五點就停了,大家跑出來看看雨過天青的日落風景,看看飄動的雲。壯闊的山嵐景色暫時讓人忘記被大雨教訓的慘狀。
根據留守的天氣回報,這幾天山區的午後陣雨是逃不掉了,不想淋雨的領隊決定隔天四點就出發,早點到營地搭帳躲雨。為了明日的早起,今晚就早早窩進睡袋睡吧!
(photo by 國軒)
2015.7.27 Day2 3026山屋-->關山-->海諾南山-->海諾南山下營地
凌晨四點,天未亮,夜中啟程。戴上頭燈朝著關山出發,一路在松林、箭竹中鑽行。這段路的林相還不錯,但踢夜路總是讓人精神加倍緊繃,在最前方帶速度的榆凱走得頗快,必須努力緊盯著前一個人的背影跟上,偏偏皓翔穿黑衣黑褲連背包套也是黑的,在黑暗中非常的不顯眼,跟得好辛苦XD
第二天最擔心的就是自己腳的狀況。昨天從庫哈諾辛回山屋後,右腳就抬不太起來...想到第二天上關山的漫漫長路,就覺得好憂心,不過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無視它,上了護膝硬走就是。
在黑暗中疾行、緊湊的路程、腳的狀況......在緊繃的狀況下悶著頭一直走一直走,稜線逐漸陡峭,呼吸逐漸加重,開始越來越累,而前方的領隊完全沒有要休息的意思......這時候,隊伍後方傳來浚名一聲長呼,如救贖般打破沉重的靜默:
「榆凱~~不停下來休息看一下日出嗎~~」
五點二十分,終於停下來休息。松樹林中遠望著太陽緩緩升起,重見光明的感覺真好。接下來的每一天,都能體會到這種從黑暗到天光令人感動的瞬間呀:P
鑽出樹林後,帥氣的關山出現在眼前,此時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看起來很近嘛!好像十分鐘後就會到了。」
看起來很近!?
看起來很近嘛、看起來很近嘛、看起來很近嘛......這句話完全大錯特錯徹底天真啊!!接下來就是一段無盡的上坡、上坡、上坡、......非常折磨人的一段路啊!!至於上關山前的那段煙囪地形,雖然陡了點,但手腳點都很穩,還有多到爆多到卡的架繩,並不會太難過。
只是,上關山前的這段路真的把人折磨個半死,真切體會什麼是「看的到走不到」。
八點十分,終於抵達關山頂!有種想落淚的衝動啊T T因為早上四點就出發,雖然才八點,已經餓到不行,而且有種一天已經過一半了的感覺XD在山頂徹底休息耍廢一番,關山頂看出去的風景非常壯闊,雖然遠處的雲看著總讓人不安......今天該不會又要淋雨......
九點,再次上背,出發!
過了關山後,就是南一段重量級主角--刺柏開始登場了。一路在草坡上陡下,路上開始出現橫擋的刺柏。沒錯,刺柏就這樣大剌剌地橫到路中央,時不時得用手或用身體去跟它硬碰硬,刺地皮膚上都是紅點,還會把你彈開,非常非常非常地煩人。接下來的每一天都處在不停跟刺柏纏鬥的壯態QQ
一路下到一個營地之後,路開始轉西向,在森林中鑽進鑽出,在樹林中陡下的路實在是非常的滑,一邊滑一邊感覺好傷膝蓋啊!而且腳點都被前面的人踩掉惹~
十一點半,終於下到2920鞍部,出現在眼前的,是左側是長著鐵杉林的溪谷,而隔著一座小稜線,繞到右側是一片箭竹凹谷。我們沿著路繞到稜右平緩曬得到太陽的地方,大家都被這一路大下降整的累到說不出話來,吃午餐、躺在箭竹上小小打盹,一直到十二點才再度出發。
出發後十分鐘就遇到2920營地,大約是4Tx3的大小。東邊樹林中傳來潺潺水聲,水源應該是往樹林中去取。再走半個小時則是2950營地,非常小一塊,大約還是可以搭個4Tx1吧!水源的話則是要從2920那邊取過來。
一路下到最低鞍,有個小小濁濁的看天池。把早上上關山的坡度都吐出來,接著,就要開始重新爬坡了...從最低鞍抬頭仰望,那漫漫上坡路啊...而且清楚知道眼見的山頭還只是個假山頭...再怎麼樣也只能把眼淚往肚裡吞~喘口氣再度往前衝就是!而且到最低鞍之後,天空就開始一陣一陣的傳來雷聲,讓人心底發寒,完全不敢慢下腳步。
終於翻上眼前的草坡,在一個看天池旁邊喘口氣休息沒多久,天空又是一個雷聲,嚇得大家趕快跳起來繼續走XD 從右側腰繞過2986山頭,又走了一段路之後,眼前出現一片褐色的乾枯草坡......沒錯,這一片乾枯草坡,就是要上海諾南山前的陡上。這時候天空開始飄起陣陣的綿綿細雨,想到昨天淋雨的慘況,再加上眼前這片陡上,真的是欲哭無淚啊~不過當下也無暇想太多,悶著爬就是了。
就這樣爬呀爬,爬呀爬,爬呀爬......終於抵達海諾南山了(痛哭流涕),因為實在太折磨了,浚名表示:「這種山頭就是要開登頂罐啊!!」掏出了一罐蘋果西打 xD
從海諾南山再往下走十分鐘,便抵達了今天的營地--海諾南山下營地,雨開始下大,趕緊把帳篷迅速地搭起來。幸好雨是一陣一陣的,下完這一陣之後,中間還出了太陽,可以讓我們曬一下雨衣、鞋襪。
越近傍晚氣溫就越低,大家圍坐在帳棚裡躲雨、吃飯、閒聊,感覺也是蠻溫馨的。連續被關山和海諾南山惡整,讓人非常疲倦的一天,明天啊還是要四點就摸黑出來,早早睡吧!
2015年8月7日 星期五
哪啊哪啊,神去村(WOOD JOB!~神去なあなあ日常~)
食完日期:2015.8.6
兩三年前就看過這原著小說的第一集「哪啊哪啊,神去村」。原本是想去圖書館借小說的第二部,神去村夜話的,可是因為正好被借走了,一怒(?)之下就轉而去借了電影。
因為電影拍的是小說第一集的內容,看電影有一點像複習,但電影也有屬於電影特別的感覺。電影中的神去村好美呀,尤其是森林,看著電影畫面,好像都可以聽見樹木的呼吸聲。
當初在看書的時候,只覺得普通好看,後來在神殿聽到白嘉學長推薦,才知道有電影。那時候學長說「爬山的人看會很有感覺」,才一直記在心上,想著有機會可以看一下。
自己看的時候,還沒有特別感覺到「爬山的人看會很有感覺」是什麼意思,後來隔一天再跟媽媽一起看了一次,媽看到男主角平野勇氣摔下山坡在泥地打滾、與喜直接用鋼杯舀溪水喝等等場景,都很驚訝的樣子,相反我則是一副「咦這不是很平常嗎?」,已經習慣了,果然這就是爬山的差別嗎?XD
也許,過了兩三年後,當年沒有特別感覺的小說,會再想去找第二集、找電影來看,是因為爬山,因為已經對於山啊森林啊開始有點癡迷的緣故。所以,也有著可能我自己也沒察覺的,完全不同的感覺吧。
哪啊哪啊,神去村,講的是日本林業的故事。影片中有許多伐木的場景,在現今關於護樹的觀念越來越盛行、越來越多人覺得樹木就是要盡量保留的觀念下,好像有那麼點政治不正確。
然而我覺得這部電影所傳達出的,不是將「人」完全與自然切割開來,而是人如何和大自然共處。我對日本的林業了解不多,不過從片中看起來,他們主要在講的都是一些以家族、村莊為主要單位的小規模林業公司。照顧、砍伐森林的工作都是人工作業,所以也不會大規模、超量的伐林。
沒錯,他們不只有伐木,還會照顧森林,而且花在照顧、栽植森林的時間或許還遠遠超出伐木的時間。林業片中有稍微帶到一個林業觀念,就是比起自己就能吃到自己種植作物的農業,林業的時間單位更為漫長,他們伐的是祖父輩種下的樹,而他們所種的樹,要一直成長到孫子那一代才能砍伐。如果現在就把樹都砍光光,以後的子孫要靠什麼吃飯?(這感覺就是一種世代正義的觀念啊,如果不重視環境,將來我們的孩子、孫子、曾孫子,就會活在條件越來越差的環境之中)
關於林業的細節,電影提到的比較少,但我記得書中講得還蠻詳細的。有機會可以再找來複習一下!
伐木中的與喜~超帥啊!
正因為倚靠著自然而活、一切都與自然息息相關,保持著極為靠近的距離,才會更明白要珍惜自然,不過份濫取吧!
讓我想到再《找路》中看到的獵人也是如此,正因為親自上山獵捕動物,是過去部落人們重要的生計來源,所以他們非常清楚讓山林中動物生生不息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居住於都市的人們,與食物之間的關係只剩下「消費」,中間層層相隔了各種產業分工,我們看到的食物可能只是冷凍櫃裡真空包裝的一塊豬肉。在這種斷裂之下,對於自然永續很難有什麼深切的感受吧!
在電影最後,勇氣結束一年的實習,要離開村落的場景,真的是非常催淚......他回到城市之後,連家門都還沒有進,就被木頭的味道吸引,然後轉身頭也不回的奔回山中。雖然是有點誇張的漫畫式戲劇表現,卻不禁想讓人跳起來大喊「幹的好啊啊啊啊平野勇氣!」
大概很能體會那種想要不顧一切,「回去!」的心情吧!而這樣的衝動和渴望在電影中由勇氣實現了。接下來,他會在神去村,繼續過著充滿各種挑戰的林業生活吧!
雖然是「爬山的人看會很有感覺」的一部電影,但是平日居住在都市中、只有短暫假日才上山雪泥鴻爪般走一遭的我們,還是距離神去村很遙遠吧!
有時候也會覺得,我們只不過是短暫走過的「外來者」。這樣想讓人有點傷心呢!不過對山的癡迷還是不會改變的:P
會繼續拜訪山,拜訪山神,去感受那些自己能感受到的。
碎碎念
有點久沒有在這裡大放厥詞碎碎念了,有一點生疏的感覺呢。通常都是在心情偏向低落的時候,才會想要寫東西。一天結束的時候一般都很累了,但心情好的話就會直接去休息,心情不好的話儘管很累了還是會死硬撐著不肯去休息,用寫的來發洩。
近期其實一直都是心情蠻好的狀態,一方面是因為爬了山,另一方面大概也是因為在放假。雖然還是持續有一些社團事務呀,風起呀,訪調呀的工作,但生活節奏沒那麼緊,自己的狀態也比較好吧。
這樣子生活下來,腦袋好像比較不會去想一些比較複雜的事了。很奇妙的我並不會覺得這樣的自己是「怠懶」了,可能我想事情的方式變得不太一樣了吧,跟學期末那時候比起來。會覺得的確呀可以有自己想事情的方式,不會因為這樣那樣就輕易地看不起人,或是覺得非如何不可...講的好抽象喔哈哈,我可能也不太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吧,果然太久沒在這裡寫東西,表達能力變笨了XD
*
昨天晚上很久違地又夢見了處在很無助的處境,特別的是,全世界都停電那一刻接到了一通宛如救贖的電話。那通電話很真實哪,可能是我深信在夢以外的世界它也一定會響起吧。
*
只是在香山迷路了一個早上,就曬黑了一層......=___= 過了今年暑假我一定會變很黑。
雖然摩托車很快很方便,可是我發現只要騎超過三十分鐘就會開始覺得很煩了,覺得引擎聲很吵,廢棄味很難聞,騎起來又很沒成就感,很難想像會有人想要騎摩托車環島。
果然還是比較喜歡腳踏車呢,雖然長越大人越懶了XD到遠一點的地方都拿摩托車代步。
近期其實一直都是心情蠻好的狀態,一方面是因為爬了山,另一方面大概也是因為在放假。雖然還是持續有一些社團事務呀,風起呀,訪調呀的工作,但生活節奏沒那麼緊,自己的狀態也比較好吧。
這樣子生活下來,腦袋好像比較不會去想一些比較複雜的事了。很奇妙的我並不會覺得這樣的自己是「怠懶」了,可能我想事情的方式變得不太一樣了吧,跟學期末那時候比起來。會覺得的確呀可以有自己想事情的方式,不會因為這樣那樣就輕易地看不起人,或是覺得非如何不可...講的好抽象喔哈哈,我可能也不太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吧,果然太久沒在這裡寫東西,表達能力變笨了XD
*
昨天晚上很久違地又夢見了處在很無助的處境,特別的是,全世界都停電那一刻接到了一通宛如救贖的電話。那通電話很真實哪,可能是我深信在夢以外的世界它也一定會響起吧。
*
只是在香山迷路了一個早上,就曬黑了一層......=___= 過了今年暑假我一定會變很黑。
雖然摩托車很快很方便,可是我發現只要騎超過三十分鐘就會開始覺得很煩了,覺得引擎聲很吵,廢棄味很難聞,騎起來又很沒成就感,很難想像會有人想要騎摩托車環島。
果然還是比較喜歡腳踏車呢,雖然長越大人越懶了XD到遠一點的地方都拿摩托車代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