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古典樂,尤其是小提琴的演奏,總是會將你帶到某個空間中。
『城堡』。
那其實不是城堡,而是爸媽的大學友人所建的補習班兼自家住宅。仿歐式城堡風格的建築,關於具體空間的細節其實已經記得不多,僅存的印象就是一間很大、有好幾層樓、好多房間、好多樓梯的一個夢幻般的房子。
城堡。
大學友人夫婦,相對而言,大概說得上是接近上流社會那樣的人物吧?還小的時候,夫婦不時會邀請許多親朋好友到家中聚會。這些友人多半是他們補習班的學生家長、或是「音樂圈」的好友。
印象最深的一次聚會,幾乎每家的小孩都要帶來一曲樂器表演,不是小提琴,便是鋼琴。那時候剛學琴才沒多久的你,還有準備一首曲子,不過當天早上從家裡出發前就耍賴說我不要彈了。
後來你也確實沒彈,但聽了很多年紀跟你差不多卻非常「厲害」的演奏。那場聚會中有好多你也沒看過的家庭,像是另外一個世界的,從小栽培小孩學習古典樂的家庭。
簡直就像是在暗中較勁誰家的小孩比較厲害一般。那時的你隱隱有感覺到這樣的氣氛。
*
「你家女兒學琴多久?」用餐時間,一名身穿黑衣的女士,因為就坐在隔壁,於是和你媽媽閒談起來。
「差不多快一年吧。」
「可以單獨把小指抬起來嗎?」
媽媽用眼神示意你試試看,你聽話地將手平攤在桌上,抬起小指。
「那還不錯嘛。」女士快速地瞥了一點,只這麼回答,然後很快加入另一群人的話題。
這位女士的女兒非常會彈琴。稍晚你們還有跟著她到她女兒學琴的琴房。你被叫去坐在旁邊的椅子上就近「觀摩」她彈琴。女孩的手指用你想都沒想過的方式在琴鍵上舞動著,而她才比你大幾歲。
女兒彈琴的時候,女士就站在一旁,雙眼像老鷹一般地緊盯著她。
為了栽培女兒,他們家買了一台價格昂貴的平台鋼琴。數字忘了,品牌忘了,好像是史坦威還什麼的,只知道反正就很貴很貴。
回家的車上,媽媽和爸爸在前座閒談:
「欸,如果葦如也這麼有天分,你會買一台史坦威給她嗎?」
爸爸搔了搔腦袋:「嗯......買吧!」
「欸,葦如,你看,爸爸也說會買給你耶!」
你「喔」地回應了一聲,腦袋裡卻在想著別的事,想著稍早在琴房那台鋼琴旁邊,看著女孩彈琴的畫面。
彈琴快樂嗎?
後來你一直學琴到國中二年級,使用的一直是家中那台二手直立式鋼琴。然後覺得面對著樂譜再也沒有感覺。停止學琴了。
*
主人夫婦有兩個兒子,也都有學音樂。大兒子比我大三歲,是一個高高的、略為纖瘦、有著一雙明亮大眼、俊俏五官、又有一點文靜敏感藝術家氣質的男孩子。
他的小提琴拉的好好聽,而且很會畫畫。那棟城堡的走廊上,掛著好多出自他雙手的裱框畫作。
『住在城堡中的王子』。
在小女孩的年紀裡,總還是存著那麼一點隱微的崇拜。
在主人夫婦搬進這座城堡之前,是住在比較小的、一般的房子,那時候你們家就常常去拜訪了,兩家人的小孩也經常玩在一起。那時候,王子還不是王子,並沒有什麼特別鮮明的印象。
在城堡的空間之中,似乎男孩帶著藝術家氣質的身影變得飄渺了,有距離了。
往後當你回想,最先想到的總是男孩站在柔黃而高貴的燈光下,小提琴以優雅的姿態架上肩,一曲悠揚,在磚砌的城堡中不斷迴盪。
*
城堡年輕漂亮的女主人,好像並不是那麼快樂。
她有好大好大的廚房,煮的一手好菜。
你最記得她的拼布,有好多好美的布料,織在一起變成棉被、提袋、織成一片如魔法般的夢幻。
她說她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學彈鋼琴。現在她家裡有一台很美的平台鋼琴。
可是她好像並不是那麼快樂。
*
住在城堡中的這一家人,好像並不是那麼快樂。
*
下著雨的週六,你們家受邀到爸媽大學友人的家中作客。不是住在城堡的那一家人,是住在巷弄中一個小社區、只有一層樓的普通住家。
這裡燈光也柔黃,剛好能圍坐九人的餐桌上擺著家常菜,和隨興倒出的一些酒。
他們的子女也學音樂。家中的CD櫃上擺了滿滿的古典樂CD。你看過他們家的女兒拉小提琴,就在他們自家的客廳,沒有城堡高貴的吊燈,但是看起來好快樂好快樂。
飯間的笑鬧閒談,聊到了共同熟識的,住在城堡中的友人夫婦。
童年時期如王子般崇拜的男孩也長大了,出國留學一年後回來也跟你在相同城市的不同大學念藝術。那如罩了一層夢幻泡泡般,有距離地嚮往著的王子,如今想來只是一個,喔,曾經認識過而已經想不太起樣貌的,童年玩伴。
飯後主人放了最近剛在國際小提琴大賽得獎的年輕樂手的影片,聽著小提琴演奏,你又被帶回那座城堡之中。
迴盪著高貴古典樂,卻又憂鬱的,一座城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