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關於學程的一些

吼...晚點要去學程說明會分享QQ 覺得焦慮,覺得可怕,雖然不是什麼嚴肅的場合,也只要講個五分鐘就可以了,但要在一群老師教授和不認識的學弟妹面前發言實在太可怕了,雖然我是學程代表但在系上人脈薄弱啊嗚嗚嗚,嗚嗚嗚。

為了等一下可以順暢的講出一些東西,決定來寫寫自己修文創學程的心路歷程之真心話版本(?),寫完後再刪減成適合在那個場合講的版本(?)。



雖然我是主修文學與創作,但其實一直都沒有覺得自己是在主修這個學程的感覺(一開場就來真心話吧歐耶)。開始修比較多文創的課是從大二上開始,到大二下的時候決定接下來要主修文創。

但上完大二下的課之後,我開始後悔主修文創,開始認真思考要不要換主修。

原因是什麼呢?文創的課給我的感覺太「輕」了。修了一年文創的課,包括台灣文學史、散文鑑賞與習作、電影與視覺文化、性別書寫、鄉土誌與田野調查......卻覺得有種輕飄飄不踏實的感覺,似乎感覺不到文創做為一個專業學程,核心理念與訓練學生的核心目標究竟是什麼。這種感覺也不是只有我有,之前和另一個同學聊的時候發現她也這樣覺得。

簡單來說,就是覺得文創的課給我的感覺「很混」。我想也並不是老師不夠認真,也可能是上課方式或上課內容的問題,覺得修文創的課很難紮實的學到一些什麼東西,好像上課的內容都淺淺的,之前有學姊說過,她覺得修文創學程如果真的想學東西要自己多去外面學...。甚至於到後來,要跟人家開口說我是主修文創的,都會有點說不太出口,覺得修文創好像等於很廢(!?)

基於這種不踏實感,我開始想要換去主修社會學或人類學。但後來自己的策略選擇變成繼續留在文創學程,基本上把文創的課都當成副修的心態在修,每學期去修個一、兩門社會學、人類學或政治學之類比較重的課,然後副修文化研究,這樣即使去修其他學程的課,很多學分也都可以算進來。

基本上就是一個自己開闢奇怪道路的修課方式吧。雖然這在人社中,大概也不少見就是了。

仔細想來,在人社念書至今對我影響至深的課,都不是文創學程的。大一下修顧玉玲的「文化研究實作」讓我對看待議題、思索議題、討論與對話有非常大的啟發,對才大一懵懂無知的我來說,那時從老師每堂課和我們對話、討論的過程中,埋下了自己往後在思索社會、實踐、思索自己與社會的關係、看待社會議題時立場與關懷的基石。大二上修了陳瑞樺的「古典社會學理論」,雖然不敢說對古典社會學三大家都有清楚的了解,但至少聽到涂爾幹、韋伯、馬克思的時候不會再一頭霧水,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唸這堂重到不行的理論課、每週讀一堆難解文本讀到快吐血然後生memo的過程中(然後每週上課再受到老師的聖光照耀回血),大大訓練了自己唸書與理解經典的能力。

再來就是應貴的課了,從大一第一次修他的日劇,新自由主義就開始糾纏我的大學生涯(?),一直到大二又修了他開的經典閱讀、到現在大三修他的跨領域對話......從一開始幾乎聽不太懂他在講什麼,到後來慢慢被啟發開始想要理解新時代的脈絡,為了想理解新時代而想進一步理解經濟生產的發展、文明意識的發展...等等的東西,到後來自己都不太在意自己究竟是被放在哪一個專業學科之下,而是當開始要去思索一個問題,我可能會去修人類學的課、社會學的課、政治學的課...從那個學科的角度去讀相關的東西時,也必須要意識到自己是在一個什麼背景下思考的。

ㄚㄚ結果打了大半天時間都快到了都還在講別的課還沒進入文創學程啦!!!結果快要變成應貴教的學習心得了啦。

回過頭來,我在文學創作中找到什麼,文學創作於我而言又是什麼呢?(轉折極硬)

還記得,最初開始修文創的課、決定主修文創,是基於一個很簡單的想法--與其寫一篇一千字概念抽象的報告,我寧願寫一篇同樣一千字的散文創作。(或小說創作,或詩,whatever)

讀完一大堆艱澀難懂的抽象理論,不如讀一篇楊逵描寫底層工人的小說來的那麼直接而讓你感到:「啊!事情就是這樣!」

文學,電影,紀錄片,或戲劇,可以呈現人的處境,與呈現人在這樣的處境下各種應對方式,它可能可以召喚群眾,可以提供一套行為模式,可以直接把人拉近情境中,作為一種認識與呈現的渠道。

我認為各種事情都是存在著許多無法被單一、平面化的複雜面向,而好的文學便能夠保留這種種的幽微在其中,這是一種不會被量化的,不會被理論化概念化而抽換掉的呈現。

對我來說,文學可以是一種實踐吧--一種你如何去向這世界提出自身關懷的實踐方式。而這是我所想選擇的實踐。

這並不是在說其他學科的理論不好、不用學啦,相反的我覺得去接觸其他學科很重要,這也是身在人社一個難得的機會,如何把在其他學科學到的東西映照在文學創作中,如何進行轉換。

我覺得文創學程最好的一點在於很多課都注重實作,老師會非常鼓勵你要創作,去寫出來,去拍出來。要去感受我們所身處的這個時代,而我們又是怎麼看的,然後最重要的是,把它寫出來。

如果修其他學科是提供我們如何看待世界的眼鏡,那修文創學程就是訓練我們能夠把我們看到的這些,用文學或影像呈現出來。



啊啊啊結果後面打得好破碎啊QQ 感覺自己有想法在那邊但是好難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結果打完還是不知道自己等一下要怎麼講(掩面哭)(焦慮死)

昨天和書琴老師提到自己對文創學程目前狀況的困惑和不滿(開課太少,和不清楚學程的核心目標),知道了目前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老師太少,課都開不太出來,讓人更難感受到文創學程當初設立的精神目標。知道系所有系所的難處,老師也說現在在努力聘人了,也謝謝我告訴她這個想法,會把這些意見帶回去。

極度凌亂的寫完這些Q__Q 希望等等講得出來啊啊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