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餞別火鍋

昨天晚上是和李薇、奕瑾相約的期末火鍋會,早上先和奕瑾去市場買了食材和湯底,下午回到木工廠繼續做木工,晚上再去李薇家。 原本只單純覺得是慶祝期末(快要)結束的小聚會,吃用當歸湯底煮的好好吃好好吃的一大鍋料,吃得飽飽後到客廳,沒想到奕瑾翻開筆電,開始播了一部她特地剪的、以我為主角的影片......影片中的我在木工廠做木工、在布工教室編漁網結、在市場買水果、在大凍山頂和大家一起唱歌、在六甲小吃店門口和狗玩...居然都是她們之前錄下的片段,這才明白今天不只是單純的吃火鍋,還是我的歡送會,眼淚也非預期地就這樣飆了出來。 那刻突然領悟到,對呀再過幾天我就要離開南藝、離開台南了,離開這些溫暖朋友相伴的日子,離開這個已經堆堆積積起踏實生活的地方,一邊覺得好難過好難過好捨不得而止不住眼淚,一邊又覺得天啊我怎麼會哭得這麼誇張而笑出來,結果變成亂七八糟又哭又笑搞不清楚在哭還是在笑(她們在一旁看我這樣子笑得很誇張) 哭著想著怎麼就要離開了,同時感受到的是在這裡的日子過得太好太好了。想著當初曾經掙扎一番,想要放棄交換,而最終還是來了,一開始來的時候真的好徬徨,好寂寞,漫無目標,害怕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學習陌生的人,時時把自己龜縮起來,不敢打開內心讓世界走進。 十一月心碎傷心的時候,冠瑜彥廷李薇邀約去走了一趟大凍山,帶著一堆水果食物到山頂彈吉他唱歌,忘掉所有時間,沿路撿檳榔葉鞘,下山後又開開心心去吃了好好吃的薑母鴨。生活彷彿是以那趟大凍山為轉捩點,雙腳開始在此處落地,開始與他人連結,獲得好多關心與承接。和奕瑾夜衝關子嶺、做洛神花果醬、和李薇去逛六甲夜市、做香蕉蛋糕、吃早餐、新營電影趴;和冠瑜借腳踏車在附近淺山四處騎、去嘉義和關子嶺攀岩;和從小的好鄰居好朋友在台南見面、和高中同學去安平拍畢業照;常常回高雄去看阿公阿嬤、爬爬南部的山....... 走在南藝校園中不再讓我心慌,踏實地在木工廠做整天的木工、和老師哈啦;上山採月桃接觸到了自然素材編織的領域,也發現自己對編織的濃厚興趣;做榫接、編藺草、看紀錄片、練鋼琴。騎著摩托車悠悠晃過官田、善化、麻豆、六甲的鄉間小路,在市場買菜,和阿姨阿伯聊天,被一堆好吃的食物養胖...... 因為修的課少,也沒什麼外務,因而能夠有許多完整的時間,做自己當下想做的事。花了許多許多的時間,在生活本身,沒有太多的論述思辨,卻時時感受著,實踐著。與其說是到一所大學交換,更像是來到一個新的地方,過一個不一樣的生活。 一切緣分的交織讓我來到這裡,當初大一時在清大結識李薇,埋下到南藝交換的種子。來之前一片迷惘,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來,不知道想要、又會獲得什麼。在這裡與許多認真生活的人相處,於是也開始學著怎麼認真生活。學著勇於求教,不害怕自己沒做過的或不懂的,多問多學。在日常中一點一點整理著混亂的內心,累積力量。 我過得太好,太好了。當離開的日子近了,每每騎車走路時看著眼前的街道,就會忍不住想著要離開這個我好喜歡的日常了。廣闊的天空、稻田,無限延伸的地平線,金黃的日出橘紅的日落,小鎮上一間間小店家,常去逛的五金百貨行,可愛阿嬤賣的炸薯條,常停的紅綠燈,天橋下的車站,清晨的大霧,夜裡滿天的星,好亮的月亮,黑色的平原...此番尋常看似不起眼的風景,於我而言如此、如此珍貴,以後再難忘記。 好快的就要離開了,總覺得還有好多東西來不及學的,好多角落沒探索到的。這半年所生活的地方,於我本是一塊空白的地圖,不過從今以後,會佔據心裡一塊溫暖的部分吧。要將在這裡獲得經驗、技藝、體會化為種子帶著走,將來會在人生的某時某刻發芽的吧。 心裡的感受,難以精確化為文字記述,只能寫得這麼不知所云。努力寫下只怕有天仍會被複雜困難的生活淹沒而淡忘。想要讓自己記住,有這麼一段日子在那裏,永遠會是溫柔堅定的呼喚,呼喚我回頭,被那純粹的、金黃的、美麗的冬日南部暖陽照得滿身,然後滿足地微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