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認真生活的足跡,值得留下紀錄
/
1/ 五月-轉變與決定
結束了春季的農忙後,花了一段時間修復過勞的身心,重新審視土地、與個人的狀態。從去年開始,一直時不時有暫停耕作的念頭浮上,但都沒有勇氣真的做出決定,內心也有很多東西來回拉扯。喜歡耕作,喜歡在台東的生活。但時常也覺得耕作好痛苦,生活也好痛苦。這樣不斷消耗的狀態,是否有什麼東西出錯了?開始察覺,似乎有必要暫停下來,把這一切看清楚,不然,我會越來越討厭耕作的。
就在思考這些事情時,前輩租了新的土地,還購入新的農機,詢問有沒有意願分租。這是一個新的開展方向,充滿吸引力。而我內心遲遲搖擺不定,心思模糊,無法給予自身與我所照管的土地,一個明快清晰的安排。一直到跟前輩站在新租地旁討論時,內心都還沒有一個定論,直到聊到最後,終於說出口:我想暫停耕作......懸而未決的終於落下,而前輩也立即表示理解及支持,鼓勵我前往探索新的方向。
那拉扯、懸宕已久的,終於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方向。儘管還不知道更遠的下一步會走到哪,但作出第一個決定時,就已經開始前進了吧。
而決定之後......感到自己的心情十分舒坦、開闊,甚至十分輕盈、輕鬆!(原本到底放了多大的壓力在肩上!)感到自己獲得了全新的自由,充滿可能。暫停耕作,重新修整,也不急著立刻離開台東。此時的自己,似乎願意給予轉變,更多的時間、空間與耐心。
卸下了務農的重擔後,生活多出了許多呼吸的餘裕,開始能夠向外探索,參加了許多志工活動與課程,學習新事物、接觸新的人群,開始參與修樹的打工、部落的訪談踏查計畫案......與此同時也陸續接了幾個設計工作,雖然都是小案子,也正好讓自己重新銜接回畫圖做設計的手感,也帶來持續工作的穩定感。接案工作、個人進修以及與台東在地的連結,都在這個多出的餘裕間,持續生長著。或許因為如此,原本擔憂會出現的焦慮並沒有出現,意外地還能感到從容。在沉靜之間,默默跨了好大一步的五月。
/
2/ 六月-黏濁與停滯
六月的自己,彷彿陷入一團濕黏沉重的泥濘。頻繁移動帶來的能量耗損。面對工作卡關、收割壓力,生活中開始頻繁地逃避與拖延,又因此總在自責中睡去、不安中醒來。頭腦混沌、注意力渙散,無法清晰指引自己前往某個方向,因此經常在胡亂打轉著。許多東西卡在身體裡出不來,知道有某件事很重要、要趕快做,卻像是被下了咒,怎麼樣也無法動身。
這樣的低頻,加上與伴侶長時間長距離分隔累積的沮喪、不滿,在六月最後一週連續高溫疲勞的戶外工作與遲來的月經中達到一個高峰,情緒大爆炸。
身體的反應是,我的牙齦腫起來發炎了。不曾有過這麼嚴重的發炎,吞嚥、咀嚼都感到疼痛,半夜甚至痛醒,只能趕緊摸出止痛藥吞下,拿出手機查詢可能的原因狀況,隔日一早趕緊到牙醫診所報到。
身體內的火在燒,這股能量無法得到妥善的宣洩,燒得我燥熱又疲累。
/
3/ 七月-抬起腳步慢慢前進
牙齦整整痛了一週,才慢慢消退。小心確實地吃完了醫生開的三天份藥,牙齦痛感還是起起伏伏。不要吃炸的、辣的、不要熬夜。或許還加上要放寬心,醫生沒有說,但我在心裡想。一邊醫治著牙齦發炎,一邊關照著生活作息,也一邊試著安撫、照顧自己的各種焦慮。
開始在生活中確實執行一些小習慣,建立穩定的步調:盡量睡足夠的睡眠、每天運動、中午睡20分鐘補充體力、去圖書館靜心工作......開始漸漸有動力,推動那些原本停滯不前的事物,也慢慢找回與壓力共處的能力。
也花了許多時間,再一次去面對自己的分離焦慮課題。為了想理解到底發生於內在的是什麼,看了很多跟心理學、親密關係相關的書、線上課程,漸漸看到了自己在關係中不斷重複的模式與難題,還有那些情境所反射出自身的結。
看到了原來自己真正害怕是什麼,在這個尋找的過程中,無邊無際、沉重千斤的焦慮......慢慢找到了紓解的通道。光是看到與理解,就有些不一樣的東西開始流動起來。
「幸福不是什麼事都沒發生,真正的幸福應該是彼此發生了很多事情,經歷過這一切,又可以在一起相處。當我們經歷過許多事,穿越這些痛苦,在過程中獲得智慧與成長,這些智慧跟成長會帶來心的安定。
經歷各種事情之後,彼此還能在一起,表示對這些經歷有所看見或學習,無論是壓抑或是穿越,至少我們在學習,所以對於關係或生活的受苦,不再像過去侷限於特定的解讀、觀點或期望,一旦變得寬廣,這時候就真的幸福了,因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可以面對,這些受苦就停止了。」—《當下的釋放》
想著伴侶,想著,或許能不再那麼害怕未來依然可能存在的:爭吵、意見不合、情緒摩擦—它們會發生,我們會因此感到難受,但沒有關係,我們還是有能力再愛回來。想著我們能夠一起走到現在,我感到十分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