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快點寫完最後一篇報告(持續卡住QQ),然後就可以真正地,放、暑、假了!!
所有的心思都飛走,只想往外奔,往外奔,往外奔。去跑,去跳,去曬,毫無計畫,即興遨遊。其實從爬完北壁後就開始心神不寧了,考試報告卡著吊著過了一個禮拜,現在剩下最後一份文創導的報告,就真正暫時解脫了。(還要考到駕照啦QQ)
期末,似乎該給大學第一年做個小結。前陣子大概五月那段時間,歷經了很嚴重的低潮,很困惑不知道跟怎麼面對自己所學,一直自己撞牆撞個不停,說不清楚又找不到人討論。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好的,為什麼要朝著一個看似存在的幸福「終點」前進呢?為什麼要追求完滿與進步呢?
原本覺得人社領域廣泛,充滿很多選擇,可是那陣子卻覺得意興闌珊,覺得沒有什麼是自己真正想學的。對知識無熱愛,只想找個樹林的角落待著腐爛。
有點錯亂、有點分裂。自己一直以來涉足很多方面的興趣,從過去到現在的軌跡來看,國中時開始很喜歡看漫畫畫漫畫、高中時開始學畫畫比較術科的東西、然後花了很多時間玩社團練吉他。
到大學唸了人社,對於價值觀上受到不少衝擊和解體,也開始想要參加一些比較特別的組織,所以跳入風起的坑,開始做雜誌、跑訪談。然後是登山社,爬山讓我看見了山林的世界,也接觸到很多新的知識,下半學期也開始玩樂團,一開始只是單純想參加這個樂團,但因為各種表演的緣故,也從旁觀察到很多迴聲社的人們,開始聽不同曲風的音樂。
面對每個領域的自己,以及在各個領域比較會接觸到的不同的人面前,言行、思考,或多或少都會表現的不太一樣。錯亂是因為無法把這些都整合成一個自己,好像沒什麼核心,飄飄的,一下這樣一下那樣,所以很困惑。
撞牆期也沒有撞出一個什麼比較明確的答案,就這樣放著熬著。事情還是得做,報告還是得交,期末還是得考。雖然很想暫停一切好好想想,但還是不能失去機能。
端午連假的屏風奇萊,當初很早就報了也沒有想太多,不過在這段撞牆的期間,倒成了某種出走的機會。逃離清大,逃離那些侷住的許多框框、那些自己設下的框框。回到清大後,那些暫時逃開的煩惱又一個一個回來,每往宿舍走一步心情就差一點。為什麼,為什麼我還是得回來呢?
到期末考結束的現在,大概也因為壓力消失了,心情開闊輕鬆了許多。整理了一下過去這學期寫的報告,覺得還是有留下一些東西、有一些思考上的進步。覺得還是能找到自己的方法學下去,再努力一下、再摸索一下。
好像來到一個整合自己的時期,會整合出一個我喜歡的我嗎?不須只是拼命仿效某個典型而又因永遠沒辦法真的成為而沮喪失落,只要是身為我就會很喜歡的我?
然後想說一下登山社。高中時參加吉他社,是一直以來懶惰散漫又三分鐘熱度的我第一次發現,自己也可以為某個團體、某件事很執著地一直去做、一直燃燒。現在發現,登山也是這樣一件事吧!
禮拜四考完期末考,晚上去走操場、攀岩,然後和心怡去校外吃豆花交接,聊了許多。雖然升了班底、當了社長,但還沒能一下子適應那個轉換,(從笨笨新生到要主動學習的班底的轉換XD)覺得有點怕怕的,但又充滿期待,可以做更多事的期待。好慶幸自己走入了山社,越來越愛這裡,是一種像冬日裡浸泡著溫泉或是夏日裡在簷廊邊乘涼的幸福。
暑假的行程中,也有好多的爬山爬山!想要在暑假多多看紀錄看路線,對於臺灣的山脈更多了解,找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然後開出隊伍:)!
先這樣吧,沒什麼回顧總結到的回顧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