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文學與創作導論作業存檔:白先勇《玉卿嫂》心得

  初看完這篇小說,還未進入任何討論前,我個人對於玉卿嫂並沒有太多的同情,也不會覺得慶生最後與金燕飛在一起的「背叛」行為是犯下某種「錯誤」。是很殘酷,但並非錯誤,因為我不認為慶生對玉卿嫂有所「虧欠」──應當回報而未回報──反而覺得玉卿嫂如此瘋狂想要「完全地擁有」一個人的行徑,讀來令人毛骨悚然。手刃情人並自盡的結局,在玉卿嫂這種瘋狂的愛下,完全不讓人訝異。

  在討論中,有同學提出了會有這樣的悲劇,完全是因為慶生性格上的缺陷──軟弱而不拒絕,推託擺盪著無法做出決定,所造成的後果。因為是和我讀完後截然不同的想法,讓我開始思考是什麼因素讓人覺得「慶生是錯的」,而慶生真的是錯的嗎?

  我的看法中,認為玉卿嫂給予慶生的種種「恩情」,本身就存在著要從慶生身上索求「身」(包括身體所能給予的性,以及人身上的自由)與「心」,因此她反覆懇求慶生「你不要變心」、「你不要離開我」。慶生接受了玉卿嫂的恩情,就代表他一定要以自己的身心回報嗎?如果他接受了恩情卻沒有回報予玉卿嫂所要的身心,他是不是就犯了道德上的錯誤?或者說,在種種背景條件之下,慶生他除了「接受」之外還有其他選擇嗎?我想一定會有其他選擇,但看起來接受玉卿嫂的照顧,是眼前讓他能活下去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我認為慶生是在有限且某種程度上無能為力的狀況下,接受玉卿嫂的恩情。而至少在慶生與金燕飛的關係被披露之前,慶生也的確持續「回報」著玉卿嫂的欲求。

  而同學認為慶生如果真的不愛玉卿嫂,無法以身心回報之,那就應該直接坦白說清楚。「沒有做出明確、強烈的拒絕與抵抗的動作」,似乎是影響讀者們對慶生道德評價的關鍵。如果慶生在故事中出現了明確向玉卿嫂表達「他無法回報她的愛,也不想再被她控制」的意見,或是直接向玉卿嫂坦白他與金燕飛的關係,而不是以被「捉姦」的形式披露出來,我們可能就不會覺得慶生「有錯」,說不定還會認為玉卿嫂是個更變態的控制狂。可是因為故事中慶生是一種似可非可的態度,才會讓讀者覺得他「背叛」了玉卿嫂。


  但慶生沒有把話說清楚,玉卿嫂就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嗎?我認為玉卿嫂完全明白,慶生的心不在她身上,或者說不那麼專一的在她身上。因此「慶生有沒有說清楚」這件事,頂多只會影響讀者心中對慶生的道德評價,但並不會將故事導向不同的結局。我不認為慶生直接把話講開,玉卿嫂就能夠坦然接受。玉卿嫂的愛與欲如此濃烈痴狂,只要慶生的身與心不為她所有,手刃情人並自盡,就是這絕望的女子必定走向的結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