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初嚮,嗨好久不見的森林!

  這學期第一個過夜隊。除了上次的五寮尖一天郊遊,比起上學期那麼密集幾乎一個月一隊,感覺好久沒有上山了。但真的踩在中級山鋪滿落葉的道路上,又覺得上次這麼走才是不久前的事,好像接續著跳過中間的日子,就這樣走下去了一樣。寒假走完大鬼西亞欠就已經累積了二十一天,畢竟會覺得自己都走了那麼多天,要有一些實際上的成長才行,類似「下次上山就已經是實領了!」之類的目標吧?雖然沒有上山,但還是常常去上社課、還有六月底北壁的練習等等,和山社還是有越來越熟悉的感覺。

  因為前兩隊都是縱走,這次走兩天隊並沒有很「上山」的感覺,還是離山下很近,來不及想著下山要吃什麼就下山了哈哈。而且路線比想像中清楚很多,一路上路條多到感覺主要的風景就是路條了......不過也因為這樣,走起來比較悠閒,可以慢慢練習判位。第一次這麼認真的判位,好像慢慢打開了新的眼睛,有點後悔之前走縱走沒有更積極點地練習到這方面的技能。判位真的好好玩,會迷上!

  和把加灣那隊會師之後,變成了十一個新生加九個班底的二十人大隊,這麼熱鬧的隊伍,有點不太習慣,相較於也很熱鬧的雪山大隊,還有點驚嚇到沒有辦法完全融入那個熱鬧的氣氛。觀察著同為新生的其他人,發現新生也有各式各樣的,而自己一直是那種很戰戰兢兢的。大家都各有才能,也有特出的個性,而我好像就很中庸,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體力沒有非常好,沒有特別能揹,也不擅長煮菜,也不太會辨認動植物,不會攝影,諸如此類......

  在山上的時候,因為大部分時間是不斷地走路,所以也會想很多事情,不過都是很跳躍式的日夢一般的思考。想著自己爬山到底是因為喜歡著什麼,一次一次被什麼迷住。「不知不覺就走到這裡了」,確實要列出原因的話就會劈哩趴啦太多列不完,但要真的說出那個什麼「核心」的東西,卻又總是說不出。可能也不是非說出不可吧。

  喜歡森林,喜歡樹。喜歡起霧的森林,喜歡大大高高的樹。森林起霧的時候特別能感覺到森林的呼吸。而看到高大古老的樹木或是橫臥著爬滿綠苔的朽木,總是會讓我想著不知道「時間」對於樹來說是什麼樣的感覺?生命是在他倒下後的那一刻就結束,還是他也能看著自己的身體慢慢冒出綠苔,慢慢融進大地裡?

  也想像著自己真的升實領後會是什麼樣的光景。會有很多新生嗎,新生進來之後要帶新生耶。要開隊嗎,可是對於要開什麼路線毫無想法啊。我有熱情嗎,還是我又在假裝跟勉強了呢,那個為了什麼是為了什麼呢。



  總是覺得自己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不是少了幾根經,而是多了許多不必要的經。也因此常常覺得自己身處在這個世界就像溺水一般掙扎沉浮地活著。只是想要找到那個「在世一隅」,可以讓呼吸不再像每一口都往鼻腔中灌水著嗆咳,同時還會拼命地表現呼吸正常的樣子。自卑不是因為謙虛,而是真正懷疑著你們所看到的美好部分,都只是我的偽裝作態。因此接受著他人讚美時,會感到安慰同時又感到非常不安。



  從上禮拜開始不間斷密集思考的那些「很多東西」,這兩天在山上幾乎沒有想,然而我知道它們還在發酵。「你只是需要休息」,不才不是這樣,不是我休息夠了之後就會「恢復正常」,我清楚知道這跟之前因為事情太多都做不完時的崩潰完全不一樣。不是我「只是」需要休息,而是我需要休息來思考這些事情,有點擔心要是繼續被一堆事情推著往前而不能有那些空檔來思考,事情又會被這樣輕描淡寫地帶過。

  一直沒有紀錄到底我在想些什麼,可能身邊的人只會覺得我最近看起來容易面無表情又總是下課快速閃人、不太跟人交談交際。說著「在想些什麼」但可能根本沒在想什麼只是用一些好像很高深的思考來掩蓋我只是在發懶頹廢的事實。確實我也這樣懷疑。

  但真的要說的話,可能是關於「意義」、「美好」、「進步」、「幸福」以及「真正的」等等關鍵字吧。



  回到學校後清理裝備、洗衣服,包括出發前匆匆忙忙扔滿地的東西一起一樣樣收拾。經過這些清洗的過程,總是讓我覺得明天又會是全新的開始。

  帶著不同的腦袋,不斷切換,但我還沒有能好好整合的能力,因此繼續以「很多個我」的樣子活著。




  話說回來最近去查了一點點巡山員的考試資訊,發現體力方面有點困難,而且似乎也需要就讀相關科系或相關工作經驗。不知道這輩子有沒有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