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星期四 Day2】
颱風來臨前的傍晚,從廟門往外望去,整個街道、房舍都被罩上一層橘黃色。
因為沒有電視,對於颱風資訊有點lag,只大略知道好像有颱風要來,昨晚看到颱風尼伯特是強颱,可能周五就會影響台灣全島,決定今天早點起床去附近找市場、全聯採買糧食,以免到時候被颱風困在住處面臨斷糧。
為了跟大哥借鍋子,早上六點多半夢半醒間依稀聽到一樓有人在聊天,其中有大哥的聲音,就趕緊跳起來了。因為大哥說他都大概五六點會來開鐵門,不好意思再另外打電話特地把大哥找來,想要趁遇的到,直接跟大哥借可以煮東西的鍋子。
去大哥家借到炒鍋、湯鍋和鍋鏟,大哥還很慷慨地拿了一整包鹽、柴魚味素給我(發現大哥家裡有養可愛的貓!)
順利借完廚具,回住處洗衣曬衣,早上七點多,剛起床時濃濃的睡意已經消散,於是就騎腳踏車出門去採買。
依照昨晚查到的全聯位置,左轉進同安路騎到底再右轉,馬上就看到全聯了,沒想到全聯居然這麼早開!不過蠻想去逛逛市場,所以繼續往前騎找昨天查到的和順公有零售市場,不過看起來除了一些熟食攤販之外沒有什麼賣菜賣肉的。用google查了一下發現附近還有另一個果菜市場,想著姑且去看看吧,沒‧想‧到,那居然是一個超厲害的市場,非常的大,攤販超級無敵多,習慣了水源一條街市場的我,一走進去馬上就眼花了,什麼樣種類的都有,還有一些看起來很老牌的、散發著厲害氣息的攤販。
東晃西晃隨便挑一家買了一堆菜,又去另一攤買了關廟麵和糖……其實沒什麼市場經驗的我可以說是徹底被這種大型市場給擊敗,雖然覺得很新鮮,卻沒什麼婆婆媽媽挑菜、殺價、比價的戰力。第一眼發現台南市場和新竹的不同,是這裡很多攤都賣菱角(一開始還以為是餛飩),已經去殼的白色菱角肉會和一把香菜包成一袋一袋的賣。菱角我平常都吃那種帶殼蒸(煮?)的,不知道這種菱角一般買回去會怎麼煮?
提了滿滿兩袋菜,再回去全聯買油、醬油、米、乾糧等等,大採購一番把身上錢幾乎都花完了(好像有點沒經驗去掌握菜量,買過頭...)
回到住處後,就開始整理昨晚廟口沙龍的逐字稿,弄到近中午又出門一趟補買肉、蛋和吐司。因為今天似乎有什麼團體要來參訪,要提早一點半到,買完後回來匆匆煮了在這裡自己煮的第一餐,快速吃完後就出門去了。
颱風來臨前的傍晚,從廟門往外望去,整個街道、房舍都被罩上一層橘黃色。
因為沒有電視,對於颱風資訊有點lag,只大略知道好像有颱風要來,昨晚看到颱風尼伯特是強颱,可能周五就會影響台灣全島,決定今天早點起床去附近找市場、全聯採買糧食,以免到時候被颱風困在住處面臨斷糧。
為了跟大哥借鍋子,早上六點多半夢半醒間依稀聽到一樓有人在聊天,其中有大哥的聲音,就趕緊跳起來了。因為大哥說他都大概五六點會來開鐵門,不好意思再另外打電話特地把大哥找來,想要趁遇的到,直接跟大哥借可以煮東西的鍋子。
去大哥家借到炒鍋、湯鍋和鍋鏟,大哥還很慷慨地拿了一整包鹽、柴魚味素給我(發現大哥家裡有養可愛的貓!)
順利借完廚具,回住處洗衣曬衣,早上七點多,剛起床時濃濃的睡意已經消散,於是就騎腳踏車出門去採買。
依照昨晚查到的全聯位置,左轉進同安路騎到底再右轉,馬上就看到全聯了,沒想到全聯居然這麼早開!不過蠻想去逛逛市場,所以繼續往前騎找昨天查到的和順公有零售市場,不過看起來除了一些熟食攤販之外沒有什麼賣菜賣肉的。用google查了一下發現附近還有另一個果菜市場,想著姑且去看看吧,沒‧想‧到,那居然是一個超厲害的市場,非常的大,攤販超級無敵多,習慣了水源一條街市場的我,一走進去馬上就眼花了,什麼樣種類的都有,還有一些看起來很老牌的、散發著厲害氣息的攤販。
東晃西晃隨便挑一家買了一堆菜,又去另一攤買了關廟麵和糖……其實沒什麼市場經驗的我可以說是徹底被這種大型市場給擊敗,雖然覺得很新鮮,卻沒什麼婆婆媽媽挑菜、殺價、比價的戰力。第一眼發現台南市場和新竹的不同,是這裡很多攤都賣菱角(一開始還以為是餛飩),已經去殼的白色菱角肉會和一把香菜包成一袋一袋的賣。菱角我平常都吃那種帶殼蒸(煮?)的,不知道這種菱角一般買回去會怎麼煮?
提了滿滿兩袋菜,再回去全聯買油、醬油、米、乾糧等等,大採購一番把身上錢幾乎都花完了(好像有點沒經驗去掌握菜量,買過頭...)
回到住處後,就開始整理昨晚廟口沙龍的逐字稿,弄到近中午又出門一趟補買肉、蛋和吐司。因為今天似乎有什麼團體要來參訪,要提早一點半到,買完後回來匆匆煮了在這裡自己煮的第一餐,快速吃完後就出門去了。
超簡易,只有一碗醬油拌麵和燙青菜
下午一群教育部全國終身學習教育行政會議的人來參訪,好像是各地方終身教育相關的公務員吧?先在教室聽茂成執行長介紹之後,還有找社大的陶藝老師來教他們做虎爺。因為他們趕時間(好像也跟颱風快來了有點關係),像打仗一樣體驗完了陶藝、拍完合照,前後待了一個半小時左右就急著上車走了。不知道這樣風風火火的參訪,真的能對經驗交流有助益嗎?
參訪團走了之後,依然沒有被特別派予什麼工作......殷妤在做海報、昀珉在輸入回饋單,我就打開還沒整理完的廟口沙龍逐字稿繼續打。完成之後,又開始無所事事,就寫了一下自己對昨天廟口沙龍的心得回饋......寫完後持續無所事事啊(跪)這是一種很怕自己沒事幹又不知道要怎麼開口找事的窘境,乾脆向殷妤請教一些人文營的東西、補一下人文營的資料。
颱風持續逼近台灣,到了晚上全台除了金門連江之外都宣布明天停班停課。
「啊你沒有要坐車回去啊?三天欸。」走之前雅華姐突然對我說了這麼一句,讓我一愣。對耶,颱風假加上周末共三天,其實大可以回新竹......不對我在想什麼啊,車票又不便宜,當初就打算一個月都待在台南的啊。然而,雅華姐隨口提的這一句,卻激起了自己的思鄉之情。
颱風逐漸逼近的前夕,好想回家,好像和家人們、熟悉的人們,待在安心的地方...
大學留在新竹念書,自己其實從小到大都沒有經歷獨自在異鄉生活過。這一個月的實習可以說是第一次吧?其實覺得自己在生活方面並沒有很不適應,我很喜歡借住的房子,也能很快打理起自己的生活起居(畢竟住宿舍還是有經驗嘛),加上兩年在登山社的訓練讓自己的生存能力有提升吧XD 對於生存環境的要求不會太高之類的。(只要給我屋頂我就很感激了的感覺?)
可是夜晚回到住處,還是有種全身癱癱軟軟的、說不出來的寂寞感。好想要身邊有人可以放心地說話、放心地談笑。到新環境還是有適應期的......我已經很幸運,借住的屋主文科大哥一家人都很好,特別叮嚀颱風小心,有事就去找住附近的他們。一同實習的夥伴也都很nice,辦公室的姊姊們也都很親切......但不管是實習內容、或是與大家相處,都覺得還無法順利融入(畢竟也才三天嘛嗚嗚Q),比方說和人說話還是小心翼翼、對於要做什麼還是常常拿捏不到要領......因此這種不穩的、浮浮的感覺,時時會侵襲過來。
晚上回到住處,覺得很需要人聲陪伴,便打開了廣播聽音樂、聽颱風的新聞。也用FB和佳璇聊了一下自己對現狀的焦慮......發現這幾天會特別熱切想要找一些朋友聊天,也會很在意手機訊息。佳璇說如果很需要人聲的話可以打電話給她。我也很不想只是透過網路訊息、想要真的能夠和朋友聊天。可是我實在不太習慣用電話聊天:P 儘管如此,還是感受到了暖意。
在第一篇實習日誌中,就有寫到,對於「我為什麼來這裡?想完成什麼?」的疑問。我想,之所以會來到一個新的地方,就是想要看看這個地方的人怎麼想、怎麼生活、怎麼去做事情。不管是當地人、社大的人、或是和我一樣的實習生。所以,給自己的第一個功課,就是多多主動和人接觸,多多主動和人聊天,聽聽不同人的想法。
想到之前也有聊過......這是一種心態吧!一種打開自己、不要顧慮太多的心態。放開一些小彆扭,多多和他人建立連結、交流。(雖說接下來颱風天,可能要躲在住處遇不到人了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