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居然完全睡過頭......小秋阿姨來敲門才驚醒,原來我把鬧鐘直接按掉了= = 慌忙趕快刷牙洗臉收東西,出去時其他人都已經走了,就搭小秋阿姨他們的車下去,結果還把手機忘在房間,又回去拿了一趟......
早上主要是繼續讓各小隊做海報,我們的壁報昨天就飆完了,今天就繼續畫地圖和繪本。同時進行的還有沈介文老師帶的攀樹體驗,最後我也有去爬,主要就是普魯士上升,不過胸繩綁的結看起來不太一樣,稍微向老師詢問,得知是用普魯士結變形的布雷克普魯士結,架的系統也有些微不同,不過原理大致相同~因為時間很趕,沒有慢慢摸慢慢研究。雖然說,比起爬繩子,直接爬樹好像比較開心XD 不過之前聽說外面的攀樹活動還會爬上去後用吊床在樹上睡午覺~我想攀樹和一般架繩上升垂降的最大不同,大概就是你要會選樹枝吧!對樹木需要有一些了解,先用望遠鏡確認這個地方可不可以架繩,再把繩拋上去。老師有展示給我們看兩公尺高的大彈弓,用來拋繩的,超酷。
將近十一點,我們幾個工作人員就先搭車離開曾文水庫,要趕回大廟去場佈,一路上睡爆......回大廟後隨意吃個午餐,就開始貼壁報場佈,因為人多所以很快就弄完了。
等學員回來後,就是壁報成果發表的開幕式,執行長和各來賓講話,又是落落長...(進入放空模式)這次壁報發表有二仁溪流域學習中心的營隊來交流,還有教授啦、政府官員啦...
壁報發表時間感覺我有點冗,因為身分有點在工作人員和隊輔間游移,一下子常常要被叫去幫忙弄東西,沒事的時候就飄回小隊去,可是又因為中間常常跑掉,待在小隊好像也有點違和違和的感覺?壁報發表時間一開始就拿著攝影機隨處錄錄,錄一錄覺得差不多了,就覺得好累好累,可能月經來也有影響,覺得一直站著走來走去很累,很想坐著發呆......後來就坐在我們那個小隊的角落偷懶XD
不過來賓們都很認真聽每個小隊發表、講解內容,也會認真提出回饋或有疑問的地方。執行長會堅持大家一定要產出壁報小論文,就是想達到這樣的效果吧?因為需要對其他人發表,所以一定要逼大家在短時間內生產出東西......
知道這之間有執行長想要達成的目的,不過,我好像還是對壁報小論文的發表模式興致缺缺呀,覺得這種形式太傳統太窠臼了。從第一天鄭陸霖老師講的社會設計的課,就鼓勵我們如果要做出創造性的社會設計,勇於顛覆既定的思維,而昨天的真人圖書館,李根政等人分享的內容也讓我很有感,我們一直沒有去想其他可能性的存在,從既有的體系中掙脫去試著改走另一條路。
之前也有聽小秋阿姨他們說,今年之所以會以「社會設計」的概念為主軸,就是想要請像鄭陸霖老師等人帶來新的觀念,不然每年人文營的產出好像都沒有什麼識別性。不過以今年來看,大家好像還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抓住社會設計那種創造、顛覆既有價值的概念,因為實在太短太緊湊了,而且帶隊老師等人也還是因循既往的做法吧?(畢竟以我所知,隊輔、帶隊老師和營隊的主要籌畫者,也沒有在營隊前共同討論這屆營隊的主軸、核心價值和走向,幾乎都是執行長自己拋出來的吧)
如果要有更創造性的成果產出,或不那麼拘泥於成果,而是讓參加的學生可以在營隊過程中有一些思想上的衝擊或轉變,在課程、活動設計還有成果產出方面,可以有更活潑的作法。比方像是,如果想要帶國小學生了解議題,我就會想到之前看過的論壇劇場影片,結合戲劇來帶應該會變得很有趣,而且就可以就近尋求台南大學應用戲劇的資源......總之我就是覺得壁報小論文太無聊了~XD 沒什麼吸引人的感覺...
壁報發表完之後,就是珍古德協會的執行長來做個短講,鼓勵大家保護環境、動物,也可以參與遍及全世界的根與芽計畫。因為守護暗蟬的議題,台江社大好像已經成功邀到珍古德11月會來!
短講完今天的行程也差不多結束了,結束後隊輔和老師們又留下來開了個小小的會,然後終於可以回家...回到家都快累趴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